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271篇
农学   233篇
基础科学   217篇
  176篇
综合类   1471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681篇
园艺   329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摘要选译目录一、土壤的时空演变(一)概述1 Session No.3土壤评价新领域3-1 Soil和a Soil的比较:现代的自然体3-2澳大利亚土壤资源信息系统2 Session No.27人为土壤变化  相似文献   
102.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分配及水肥流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南方红壤坡地3种典型利用方式(休闲荒地、常规农作和茶园)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水肥流失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密切相关,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顺序为休闲荒地>茶园>常规农作。②常规农作产流不稳定,产流量明显高于休闲荒地和茶园,休闲荒地和茶园的产流无差异。③随径流损失的养分以氮素损失为主,养分损失量高低顺序为:常规农作>茶园>休闲荒地。从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南方红壤坡地利用以茶园利用为宜。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就缓释尿素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氮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1)普通尿素(U);2)U+脲酶抑制剂LNS(SRU1);3)SRU1+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SRU2);4)SRU1+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SRU3)。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L.)生育期内,SRU1、SRU2和SRU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低于U处理,且SRU2、SRU3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小麦成熟期,SRU1、SUR2和SRU3处理土壤有效态N含量显著高于U处理(p<0.05);SRU1、SRU2、SRU3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略高于U处理,但是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4.
陈东  武伟成  陈坤  钟港  唐启源 《中国饲料》2022,1(21):125-132
为研究全株水稻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2~4胎)、平均泌乳量(16.63±4.22) kg/d、泌乳天数和体重相近的荷斯坦泌乳后期奶牛45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饲粮,其中粗饲料由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组成,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用全株水稻青贮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5%和70%的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基础),其他原料不变,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对照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I组和试验II组(P <0.01),且试验I组显著高于试验II组(P <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2)试验Ⅱ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 <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各组之间其他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0.05)。(3)试验Ⅰ组血清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 <0.05),各组之间其他各项血清抗氧...  相似文献   
105.
形状指数的变动及树干几何体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Kunze M.曲线模型的形态指数公式,对桦树、山杨和落叶松树干形态指数的变动及树干几何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森林资源管理、培育优良木材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桦树、山杨和落叶松树干中抛物线体部分占绝大部分,其中桦树为65.7%、山杨为59.7%、落叶松为65.7%。  相似文献   
106.
八个芥菜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波白叶天菜’等8个品种的栽培芥菜为材料,研究了利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带进行分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8个芥菜品种均具有R f0.64和0.94的酶带,但它们的酶谱差别比较明显,可据此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7.
为探讨不同绿肥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江西猕猴桃园间作冬季绿肥,设置自然生草(CK)、箭筈豌豆(VS)、肥田萝卜(RS)、油菜(BN)、毛叶苕子(VV)和黑麦草(LP)6个处理,盛花期前测产并翻压,连续两年测定果实成熟期各处理土壤养分,翻压次年测定猕猴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1)各绿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和pH,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0~20 cm土层土壤以LP、VS、VV培肥效果较全面,20~40 cm土层土壤以BN、VV、VS培肥效果较好;(2)各绿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6.65%~10.75%,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5.94%~18.81%,VS、VV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6.67%、16.23%和181.55、176.99 mg/g,较CK分别提高了24.40%、21.12%和13.77%、10.91%,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以VS(19.31%、17.75%)和LP(19.01%、14.90%)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26.62%、66.04%和24.66%、39.38%;(3)综合各绿肥处理对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江西‘红阳’猕猴桃园间作并翻压以VS最佳,VV和LP次之,且二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8.
莲雾炭疽病是国内外莲雾种植区的常年流行病及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但不同地区的病原菌种可能不同.该研究主要描述云南省南部发生的莲雾炭疽病症状,分离纯化病原菌并鉴定其种类.经观察,此莲雾炭疽病的典型病斑为椭圆或不规则形,中央区灰白色,周围褐色,最外围有一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扩展形成不规则大斑或枯斑;病害侵染果实引起腐烂变质.通过分离培养和纯化获得7个真菌菌株,柯赫氏致病性试验表明从西双版纳和普洱两地样品中获得的LWTJ2和LB4为致病菌株.两菌株形态特征相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的菌落为圆形,白色或淡黄白色,边缘光滑齐整,表面呈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后期菌落颜色稍加深,中央区灰黑色并产生大量蛋橙色分生孢子团;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菌丝透明,分隔,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两端盾圆,大小为9.8~18.0(平均13.9±2.1)μm×4.5~6.0(平均5.5±1.0)μm;未观察到病菌的有性型.采用ITS1/ITS4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两菌株的rDNA-ITS序列均为545 bp(GenBank登录号为OL963924和OL413460)....  相似文献   
109.
调查桂中南地区32个沃柑果园2017-2018年的用药情况,涉及种植面积5.2万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沃柑园年平均施用农药26.5次,平均每次用药3.3种,多采取“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叶面肥”的复配模式,平均每年每667m2用药成本2080元。全年所用农药种类共154种,其中杀虫单剂40种,杀虫混剂35种,杀螨单剂16种,杀螨混剂19种,杀菌单剂21种,杀菌混剂1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一共10种。针对当前沃柑园农药施用较多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助于桂中南地区沃柑园农药减施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桂红柚1号”2011年从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国家柑橘种质资源圃引进,原名"Pomelit",种植于南宁市武鸣区,2014年分别在玉林市容县和崇左市扶绥县高接,经过观察,该品种在三地表现稳定,丰产稳产,果实呈圆形,平均单果重850 g,果皮的海绵层及果肉均为淡红色,果实酸甜适宜,采摘期长,在桂南地区9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均可采摘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