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49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及动态保护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庆文  刘珊 《古今农业》2010,(1):115-117
200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中国农业部指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云南省红河州文化局、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承办的“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论坛”及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考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行。  相似文献   
2.
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侵蚀影响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干扰条件下典型草原风洞试验的研究结果,计算了风蚀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养分、有机碳的损失及废弃地的形成等等),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人为干扰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牧可以明显减小由风蚀所导致的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而开垦和放牧则会增加其价值损失(包括速效养分、有机碳和废弃地形成)。总的来看,不同风速下不同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新开垦农田>农田>自由放牧草原>2003年禁牧草原>1987年禁牧草原;同时,风速越大不同干扰类型之间的价值损失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稻作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贡献巨大,但因经济利益驱动,化肥农药被过量施用,造成了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对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结合各类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计算了稻作农业COD、TN和TP入河量,通过污染足迹模型计算了稻作农业COD、TN和TP的污染足迹,通过污染压力模型计算了稻作农业COD、TN和TP的污染压力指数,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生产过程中向水环境排放的污染物中以COD和TN为主,其入河量分别为792.96 t·a-1和605.28 t·a-1,TP入河量为27.16 t·a-1;(2)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TN污染足迹最大(3 944.50 hm2),其次为TP污染足迹(2 578.95 hm2),最小的是COD污染足迹(523.52 hm2);(3)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压力指数为2.10,处于中度污染压力状况,表明常州市、宜兴市稻作农业生产活动超出了当地水域的承载能力,对当地水环境产生了压力。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1月15—16日,"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华,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高星,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邹瑞苍,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林  相似文献   
6.
从降水资源看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生态建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闵庆文  余卫东 《水土保持研究》2002,9(3):109-112,117
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的水土流失区,也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过去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其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的限制作用及植树造林对有限水资源的大量消耗,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根据黄土高原地区41个气象台站1961-1990年的月降水总量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多年平均上,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建中与水资源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和过分城市偏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当前“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农民收入和就业率低、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本文从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将农村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融为一体,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进而对建设生态农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之一,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蕴含多种旅游资源:山水景观旅游资源,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田鱼文化旅游资源,华侨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依托这些资源,可以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农业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注意遗产保护至上、环境保护优先、注重社区参与、提升农民收入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生态系统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我国西北地区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对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无疑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特点、对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意义,以及影响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性的生态学原因之后,提出了西北地区确保水资源安全的生态系统途径。包括: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模式;以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安全为基础,进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生态环境管理,避免因水污染造成更加严重的水危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玉米-味精生态农业及产业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生态产业研究结果的可比性,以味精产业为例,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产业过程涉及不同子系统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情况。味精生产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玉米生产、淀粉生产和味精生产。计算结果表明,从玉米到味精的生产过程也是生态足迹延长的过程,其中玉米生态足迹占用面积最大,主要是因为耕地和水资源占用大;生态足迹的延长伴随着足迹效益的增加,意味着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系统的间接能源生态足迹较大,因此应重点考虑降低间接能源的能耗;味精生产系统的能耗最高,空气和水体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研究表明,生态足迹是一种很好的衡量复合生态产业不同子系统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