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0篇
畜牧兽医   2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毛皮动物发生传染病有以下五大特征,由此可做出诊断。 传染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存在,如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狐脑炎是由犬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毒感染引起的,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这些都需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免疫学诊断方法等证实。  相似文献   
42.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密集化饲养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害微生物增多,流行疫病的种类日趋增多,每年由于多种疑难病症导致的死亡率平均可达10%~20%。  相似文献   
43.
44.
从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死亡育成北极狐脏器中分离到革兰氏阴性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证实,分离菌为有毒力的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确定该菌是导致北极狐发病死亡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45.
北极狐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上以高热、食欲渐进性减退、呼吸困难、结膜苍白黄染为特征的北极狐血液中检测到了附红细胞体,用其血液感染实验动物可使其发病或死亡,选择敏感药物对感染狐治疗,治愈率达889%,确定附红细胞体可导致北极狐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46.
吉林省某养殖场饲养800只鹧鸪于1999年11月初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埃希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7.
一株粪链球菌分离株生态效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健康狐粪便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理生化鉴定为粪链球菌。小鼠腹腔感染4亿菌不致死。给育成狐口服30亿菌无异常。该菌水浴加热80℃30′仍存活,在7%氯化钠、50%牛胆汁中生长,以20亿活菌饲喂育成狐可治疗细菌性腹泻,治愈率达87.5%。  相似文献   
48.
1毛皮动物肠炎有哪些类型?临床怎样鉴别? 答:毛皮动物肠炎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病毒性的,主要由细小病毒感染引起,水貂、貉及猫细小病毒同源性高,而狐和犬细小病毒同源性高,因此,用水貂的细小病毒(MEV)和猫传染性肠炎病毒(也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制做的疫苗对水貂、貉的保护率高,而对狐保护率相对低些。  相似文献   
49.
狐脑炎有何临床特征和流行特点?怎样预防?答:狐脑炎是由犬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狐大多数呈现脑炎症状,于阵发性抽搐和麻痹死亡,病程1~2天,死亡率在10%~40%。另一种类型是肝炎型,也称传染性肝炎,表现肝极度  相似文献   
50.
1怎样确定毛皮动物发生饲料中毒?答:饲料中毒具有群发性,而且采食量大的发病率高,症状明显。通常育成兽比老龄兽发病率高;公兽比母兽发病率高;先采食的比后采食的出现症状早,而且常伴随神经兴奋性亢进、呕吐、麻痹、唾液分泌增多及腹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