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118篇
  66篇
综合类   587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179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BoLA-DRB3基因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基因家族中的Ⅱ类基因,它是该基因家族中最主要的功能基因,所编码的MHC抗原与免疫应答,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其第2外显子是编码抗原的主要功能区。本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3个群体的DRB3基因第2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检测到A、B和C 3个等位基因,出现6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鲁西牛和晋南牛在该酶切位点均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南阳牛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结合测序,结果显示在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54、155、156和157位的碱基产生突变使得产生HaeⅢ酶切多态。序列比对后发现有13.70%的核苷酸发生突变,相对应有14.61%的氨基酸发生了替代。  相似文献   
112.
<正>奶牛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产奶,奶牛的乳房就相当于一个产奶机器,如果这个机器出了故障或运转不良,就会影响产奶量。中国不同地区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为5%~30%,隐性乳房炎发病  相似文献   
113.
胶体金标记是当前生物学研究中比较理想的标记技术.1984年,Moremans等首次建立了固相载体上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莫照兰等[1]以亲和素胶体金为标记物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  相似文献   
114.
115.
针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饲草产量低、品质差问题,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深松浅旋程度:深松30 cm+浅旋5 cm(S1Q1),深松30 cm+浅旋10 cm(S1Q2),深松40 cm+浅旋5 cm(S2Q1),深松40 cm+浅旋10 cm(S2Q2),深松50 cm+浅旋5 cm(S3Q1),深松50 cm+浅旋10 cm(S3Q2)以及不做处理(CK)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评价其改良效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浅旋能够不同程度降低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和叶茎比。其中,S2Q1处理可降低0~40 cm土层土壤容重,S2Q2处理可提高紫花苜蓿分枝数、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经PCA综合分析,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叶茎比和粗蛋白贡献率较大,牧草相对饲喂价值和中性洗涤纤维贡献率较小;深松浅旋S2Q2处理能够获得较高的紫花苜蓿干草产量(6505.44 kg·hm-2)和粗蛋白含量(20.74%);综合性状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S2Q2,S1Q2,S2Q1,S3Q2,S1Q1,S3Q1,CK。由此说明,深松40 cm+浅旋10 cm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草地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6.
不同苗高、径粗的1年生杉木实生苗对造林当年生长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苗高在40cm以上,地径在0.60cm以上的生长最快,否则生长较慢,但对造林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7.
深翻改土、增肥壮树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用树穴、行(株)间、全园深翻等方法,深度6080厘米,少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根,深翻要与施肥相结合,以熟化土壤,施有机肥以每公斤果1.5-2公斤为宜:一般每亩可施复合肥20-25公斤,硫酸亚铁10-20公斤,硫酸锌5-10公斤。  相似文献   
118.
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全面了解花椒在不同海拔下的生态适宜性,以四川省冕宁县选育认定的灵山正路椒为材料,在冕宁县1 800、2 000、2 200、2 400、2 600、2 800 m 6个海拔梯度条件下,调查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的物候期、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物候期随海拔的升高而向后延迟;品质、产量在海拔1 800~2 600 m范围内与高度呈正相关,之后降低;经济效益在海拔1 800、2 000 m时最高。  相似文献   
119.
探究落叶期不同疏透度和间距下灌木林带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对修复荒漠草原土壤风蚀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风蚀风洞开展模拟实验,揭示疏透度和间距对双排行列式柠条带风速影响,开展对6H、8H、10H间距行列式柠条带在疏透度60%、45%、35%下的风洞模拟实验,并对不同疏透度、间距下风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同对照疏透度条件下,不同带间距柠条带均对风速具有减弱作用,且在带间出现了减速区与加速区。间距对双排柠条带最小风速值出现的相对位置基本无影响,但第二带后风速最小值小于第一带后风速最小值,两排柠条带对风场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2)6H与8H宽带间距柠条带风速流场变化具有相似性,8H间距双排柠条带防风最优,10H相对较好。笔者建议双排行列式柠条带间距采用8H或者10H。(3)疏透度为45%的风速与疏透度为35%的无显著差异,因此,疏透度在35%或者45%,配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淮安市水产养殖现状及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分析了水产养殖机械化的短板和弱项,并结合实际提出提升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