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其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4~2014年贵州省余庆县、息烽县、岑巩县、凯里市、雷山县、都匀市、瓮安县、大方县8个县(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区域共有小型兽类14种,不同生境黑线姬鼠组成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分布于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平均占捕获兽类数的71.01%,不同地区组成比例有所不同,占捕获兽类数的22.01%~91.34%,均为当地农田害鼠优势种。不同地区、年度、月份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多年平均捕获率0.75%~5.83%,总体平均捕获率为3.04%。一年内种群数量高峰出现的次数和早迟有所不同,其中,余庆县、息烽县、岑巩县、凯里市、都匀市、瓮安县在5~7月和8~11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大方县仅在6月、雷山县在7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  相似文献   
32.
高山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6-2008年贵州省大方县高山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山姬鼠种群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波动,主要繁殖期在4~9月,一年中在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出现2次妊娠高峰期。研究期间共解剖标本1080只, 雌鼠556只,雄鼠524只,种群性比为1.06,10年平均怀孕率为20.63%,平均胎仔数为5.92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67,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2.05%,雄鼠睾丸下降率季节变化与雌鼠怀孕率季节变化呈同步变动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组之间种群繁殖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种群繁殖参数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33.
东北地区水稻初冬晾晒期鼠害调查与为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同时也是鼠害严重发生地区。明确当地鼠害特点, 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水稻规模化种植较晚, 对稻田鼠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针对稻田鼠害种类不清、密度难定的问题, 在水稻收割晾晒期内采用“翻稻垛尽捕法”和“夹捕法”调查鼠种组成与密度, 并估算稻谷损失率。结果表明, 尽捕法可捕获5种害鼠, 稻垛鼠密度为197~310只/hm2; 夹捕法只能捕到3种害鼠, 小型鼠缺失; 产量损失估算稻谷损失率约为0.13%~0.52%, 折合每公顷损失约7.8~31.2 kg。结果表明, 两种调查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害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 将两种方法结合可获取更多的鼠害信息; 如果适当缩短水稻晾晒期可有效减少害鼠对稻谷的为害。  相似文献   
34.
对晋西隰县采集的372份鼠类天敌粪便和渣吐团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敌食物由鼠类、鸟类、昆虫类、植物类等动植物组成,其主要食物为鼠类,出现在样本中的百分比为69.62%;其次为鸟类和植物类,分别占17.20%和11.56%。进一步分析得出,各种鼠类在食物中出现的频率同该种鼠类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天敌取食鼠类具有选择性,捕食最多的猎物具备容易寻找和较易捕捉2个条件;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容易捕捉的基础上喜欢选择个体较大的种类。依据食性研究结果得出,天敌与鼠类之间存在着紧扣的食物链关系,在肯定天敌对减少鼠类的数目和为害以及控制鼠传疾病的流行方面作用的同时,提出了招引天敌灭鼠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根据鼠情鼠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盲目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5.
施用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喷洒农药后沉积在靶标作物上的农药量占施用总量的比例,称为农药利用率,是衡量农药使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研究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农药利用率主要因素主要有四方面:(1)农药使用方法,如大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等;(2)农药制剂水平和喷雾助剂性能;(3)农药使用者知识技术水平;(4)农药使用的规范化组织水平。基于对影响农药利用率影响四方面因素分析,项目组研究建立了农药利用率计算数学模型。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常规背负式大容量喷雾方式相比,植保无人飞机低空低容量喷雾技术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了49.1%、57.1%、52.7%,显著高于地面背负式常规喷雾技术。植保无人飞机的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农药利用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农药利用率在提高到了38.8%,为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目标做出了贡献~([1])。  相似文献   
36.
41种人工种植药用植物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药用植物生产大国。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药用植物人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品种近140种。根据对河北、陕西、四川、重庆、内蒙古、宁夏、新疆、北京、上海、吉林、河南、贵州、甘肃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人工种植药用植物面积接近100hm2。同时,药用植物受病虫为害迅速上升,已经成为影响药用植物大面积规模化生产的新问题。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2002年我们组织上述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部门对41种主要人工种植药用植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初…  相似文献   
37.
农田鼠害是威胁农业生产和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老鼠不仅盗食粮食,还给人类带来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50多种疾病。近年来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增加,年均发生面积由“八五”期间的1670万hm2发展到现在的2670万hm2。并且在灭鼠过程中,剧毒急性鼠药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非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急性鼠药的问题突出,不法分子甚至利用鼠药投毒作案,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为确保科学安全地开展农田灭鼠工作,2002年以来,农业部以内部明电第18号…  相似文献   
38.
柴胡是一种市场前景较好的中药材,市场容量很大.随着柴胡野生资源的减少,人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北京市已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柴胡大面积种植,害草是限制柴胡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试验旨在验证适用于柴胡田的封闭处理药剂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以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2005年5月底6月初,受汛期水位上涨影响,湖南省益阳市洞庭湖内河滩湖洲大面积被淹,加之堤坝防鼠设备毁坏严重,致使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 Buechner)大量越堤进入农田为害,造成严重灾情。据在该市的沅江市茶盘洲镇调查,大堤上一般每平方米有鼠洞3~8个,每洞藏鼠5~8只,最多达10只;农田中每667m2害鼠数量500头左右,高的达1000头以上,远远超过防治指标。截至7月29日,全市受灾面积7.77万hm2,其中严重受灾面积达5066.7hm2(水稻3333.4hm2,棉花533.3hm2,玉米、瓜类等作物1200hm2),绝收面积达800hm2,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以上。此次鼠灾是近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40.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7~2007年2563只黑线姬鼠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体重最低5.36g,最高53.41g,平均体重为26.31±8.14g,其个体体重主要分布在15.01~35.00g之间.占总鼠数的79.01%,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体重为17.61g,睾丸下降鼠最低体重为16.50g,体重达16.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体重达24.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31.82%、67.02%,接近雌鼠总怀孕率30.0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52.67%,繁殖指数达0.7138,亦接近总繁殖指数0.7599.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它们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