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篇 |
农学 | 19篇 |
基础科学 | 13篇 |
11篇 | |
综合类 | 77篇 |
农作物 | 5篇 |
水产渔业 | 20篇 |
畜牧兽医 | 23篇 |
园艺 | 8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针对北京九龙山林下凋落叶分解缓慢、极易导致火灾发生等问题,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不同分解促进剂对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采用尿素(N)、益生菌(EM)、饲用复合酶制剂(S)及本地真菌环炳菇(Lepiota)(以下用F.L表示)和杯伞(Clitocybe)(以下用F.C表示)对栓皮栎、油松凋落叶及栓皮栎与油松1∶1的混合凋落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分解促进剂后,各种类型凋落叶分解速率差异较大,栓皮栎分解最快,栓皮栎与油松的混合凋落叶次之,油松分解最慢.(2)经过18个月的分解,栓皮栎与油松的混合凋落叶在F.L处理下,失重率最大,达到37.9%;栓皮栎凋落叶在F.C处理下,失重率最大,达到38.7%;油松凋落叶在S处理下失重率达32.9%,这3种处理下的凋落叶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通过指数模型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栓皮栎凋落叶在F.C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0.0 a;栓皮栎与油松混合凋落叶在F.L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2.5 a;油松凋落叶在S处理下分解最快,95%分解时间为13.3 a.说明分解促进剂对凋落叶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凋落叶所适用的分解促进剂也不同.针对不同类型凋落叶,选出分解凋落叶最快的促进剂种类,对减少森林火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3.
2个新育成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885 S、886 S均由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于2011年经过贵州省技术鉴定.885 S、886 S开花习性良好,花时集中,开花高峰较为明显,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粒率较少,对赤霉素较为敏感.在贵阳生态条件下,885 S具有连续23 d的不育期,同时达到花粉败育度≥95%和套袋自交不结实率≥99.5%,886 S具有连续21 d的不育期,同时达到花粉败育度≥95%和套袋自交不结实率≥99.5%,不育下限临界温度≤23.5℃. 相似文献
104.
郭慧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6):109-111
Excel数据透视表功能强大,尤其在数据多、属性信息量大的统计任务中,数据透视表报表布局设计与自动统计汇总功能快捷高效。文章以Excel数据透视表在建水公益林区划界定报表统计任务中的应用为例,抛砖引玉,介绍数据透视表创建及布局设计操作方法,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5.
杂交水稻‘协优385’主要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探究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协优385’的高产潜力和高产途径,利用相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高产品种‘协优385’全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杂交水稻新品种‘协优385’产量相关性最大的因子是实粒数,r=0.53达到了显著水平;另外,穗粒数与实粒数相关系数r=0.77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因此,在新品种‘协优385’推广应用以及高产创建时要做到氮肥适当后移,倒三叶时增施粒肥,注重灌浆期水肥管理,以提高结实率进而增加穗粒数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为了研究应用育种群体中的剩余遗传变异开展QTL定位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高代育种株系‘大粒香’/‘Mizuhotigara’中的剩余遗传变异,采用QTL-seq对水稻抽穗期QTL进行检测,利用连锁分析对检测到的QTL进行验证。育种组合‘大粒香’/‘Mizuhotigara’的F5选种圃中的株系G1140的抽穗期表现为连续双峰分布,推测该株系内可能存在主效抽穗期基因的等位变异。从株系G1140中挑选4个单株分别自交得到4套F6群体,其中群体H2的抽穗期表现为连续的双峰分布。利用H2群体中抽穗极早和极晚单株的DNA分别构建DNA混池,采用QTL-seq进行抽穗期QTL定位,在第5染色体0~4.95 Mb和第10染色体16.64~18.27 Mb区间各检测到1个QTL,分别命名为qHd5和qHd10。利用H2群体采用连锁分析法对qHd5和qHd10进行验证,q Hd5的加性效应为2.3 d,增效等位基因来自‘大粒香’,贡献率为4.2%;qHd10的加性效应为3.3 d,增效等位基因来自‘Mizuhotigara’,贡献率为10.7%。本研究结果为作物QTL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大量研究显示污染水体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可以影响水产动物健康生长,甚至导致水产动物大量死亡。然而,人们对很多毒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的研究。代谢组学具有快速、高通量、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可以快速检测出生物体在毒性物质作用下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组织中大量的内源性代谢物质,同时可以与其他组学技术,如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毒性物质的作用机理。因此代谢组学技术对促进毒理学的研究、揭示毒性物质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并总结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水产动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