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番薯瘟是一个新的毁灭性病害,只在广东和广西曾有报导。近年来黄亮等在广西、范怀忠和周亮高等在广东分别对此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已提出了和推广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对此病病原细菌及寄主范围则还没有研究得很清楚。从1959年8月至1960年11月期间,我们对广东省信宜县1个番薯瘟菌株,广州地区2个菌株和广  相似文献   
12.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近十多年来,本病在海南岛也蔓延成灾,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其症状特点是:病叶表现水渍状环斑及花叶,叶柄及茎部有水渍状条斑,果实上有明显的水渍状环斑。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线状颗粒及细胞中的环状包含体。线状颗粒长度为800nm左右。在浸出的线状病毒中未测到有533nm长度的番木瓜花叶病毒。因此,海南岛所发生的这种病,可鉴定为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病毒。  相似文献   
13.
1959—1960年,对甘薯细菌性枯萎病菌(Pseudomonas batatae Cheng andFaan)的侵染专化性进行了试验。供试的植物共12科27种。人工接种试验结果:除甘薯外本菌还能侵染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和心叶菸等5种植物,和雨广很多病区农民所反映的情况以及黄亮等在广西的试验结果相符合。其他12科21种植物包括黄亮等所认为是本病的寄主的萝卜、芥菜、菸草、月光花和南瓜等,经二次重复试验结果都不感病,初步说明它们不是本菌的寄主。  相似文献   
14.
鸡旦果花叶病病原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病毒粒体形态、血清学反应、寄主范围、鉴别寄主反应及物理性质,广州地区鸡旦果花叶病病原病毒被鉴定为CMV的一个分离物。此CMV分离物可由汁液摩擦、桃蚜、棉蚜传染鸡旦果及西番莲(龙珠果)幼苗。首次发现花生是人工接种的枯斑寄主。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褐皮病的病因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褐皮病的症状特点是割线上下皮层有明显的褐斑病灶,排胶减少或不排胶。病树树冠上还往往会发生枝条变扁、畸形、缩节、丛枝,顶部叶片变小成簇的丛枝病。有丛枝病的芽接树,90%会同时发生褐皮病,其余在1/2~1年也会发生褐皮病,两者关系密切。电镜检查,在无性系GT1及RRIM600病树树干韧皮部筛管细胞发现多形态类立克次氏体(RLO),菌体大小分别为100~2400nm和275~1395nm;在GT1根部的RLO为576~825nm;在IAN6645及PB28/59病树树冠上表现有丛枝病症状的病枝里为球形和椭圆形,大小为390~920nm;病树RLO壁厚约20nm。上述健康对照树均没有发现RLO。因而认为树冠的丛枝可能就是橡胶树褐皮病的一种症状。 七年(1979~1986)研究表明,橡胶褐皮病树经注射或环状刮皮涂保01、青霉素及四环素后,胶乳及干胶产量比对照树明显增产,病情减轻,其中以“保01”的效果最好,药剂有效持续期为3~6个月。药物处理对中、轻病树效果较好,对重病树效果较差。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我们认为RLO是橡胶树褐皮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6.
<正> 自从1867年锡兰(斯里兰卡)鉴定出咖啡叶锈病和Berkeley描述命名此病原真菌为Hemileia vastatrix Berk. & Br.以来,咖啡锈病已成为世界所有咖啡(Coffea spp.)生长地区的主要问题。另一种侵害咖啡的锈菌是H.coffeicola Maubl.& Rogers,但它是次要的,并且只局限于中非和西非。  相似文献   
17.
病原生物学研究表明,孢子萌发适温范围是16~32℃,但最低温不低予0℃,最高温不高于38℃。侵染、扩展、产孢的适温范围是15~25℃。高于28℃或低于12℃病菌即受显著影响。孢子在0~100%的相对湿度时均能发芽,但以88%以上较好。直射阳光照射60分钟对孢子发芽影响不大。孢子具有对紫外光、红外光的抗性。经初步的交互接种表明,刺头婆(Urena lobata)作为本菌的野生寄主可能性大。橡胶树白粉病菌的周年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冬期、流行期、越夏期三个阶段。病害的潜育期受湿度、叶龄、菌量影响,一般为3~5天。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丛枝病及其与褐皮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丛枝病在橡胶树小苗、幼树及开割的实生树或芽接树上均有发生,苗圃小苗和开割树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32%和0.96%。植株罹病后出现丛枝,病枝末端呈不规则的弯曲等畸形症状。病枝经常过早干枯。芽接传病试验结果,橡胶丛枝病潜育期为21个月,芽接传病发病率为22%左右。芽接丛枝病树(4龄)开割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褐皮病干皮。用四环素、青霉素及保01等农药处理离体病枝或药液浸泡芽条,对橡胶树丛枝病的病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橡胶丛枝病嫩枝小叶柄的韧皮部筛管细胞中有典型的类菌原体(MLO)及球形,椭圆形的类立克次氏体(RLO)。MLO大小为78~720nm,RLO大小为390~920nm,限界膜厚度约为20nm。未发现健树上有上述菌体存在。血清学的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树丛枝病与橡胶树褐皮病有亲缘关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丛枝病是由MLO和RLO混合侵染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而用丛枝病芽片嫁接健康苗木又能引起丛枝病和褐皮病。因此,增殖苗圃丛枝病芽条是大田褐皮病的重要初侵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国外鸡蛋果新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冠标 《植物检疫》1989,3(6):465-467
黄鸡蛋果(又名金鸡蛋果、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f.flavicarpa Deg.是近十多年来拉丁美洲(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等国)、亚洲(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台湾省、福建省等)及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迅速发展的水果作物之一。80年代初,在巴西Bahia州爆发了鸡蛋果木质病毒病后,巴西和秘鲁等国开展了鸡蛋果病毒病的系统调查。现在世界各栽培国的鸡蛋果病毒病以木质化病毒病及CMV引起的花叶病为主,且分布普遍。1986年巴西报道了属芜菁黄花叶病毒组的  相似文献   
20.
在GT1开割芽接树上注射四环素及青霉素两种药液,对照树注射清水或不注射任何东西,经割胶测定,注射一次或二次青霉素及四环素的胶树,其胶乳及干胶产量均比对照胶树为高,而且持续时间均达半年以上。电子显微镜检查,在GT1褐皮病树韧皮部筛管和乳管细胞切片中都较普遍地发现类立克次氏体(RLO)。其大小为100—2400毫微米,在RRIM600病树韧皮部筛管和乳管中的类立克次氏体大小为275—1395毫微米(nm),限界膜厚度约为20毫微米。在GT1和RRIM600健康树韧皮部筛管及乳管细胞切片中均未见有RLO的存在。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试验结果,我们初步认为类立克次氏体可能是橡胶树褐皮病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