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篇 |
农学 | 10篇 |
基础科学 | 29篇 |
9篇 | |
综合类 | 53篇 |
农作物 | 2篇 |
畜牧兽医 | 23篇 |
园艺 | 13篇 |
植物保护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养蚕,蚕容易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这两种蚕病发病规律相似,一批蚕种往往同时发生,蚕农把它们统称为“白口病”。蚕患病后群体大小不一。眠起不齐,发育缓慢,个体瘦小,食桑量减少,行动不活泼,粪便变形并有粘液。 相似文献
72.
巧玲花是我国北方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落叶花灌木,北京百花山具有丰富的巧玲花资源。调查分析表明,其分布在海拔1 200~1 800m范围内。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百花山6个不同海拔梯度(1 200~1 300、1 301~1 400、1 401~1 500、1 501~1 600、1 601~1 700、1 701~1 800m)的巧玲花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百花山地区不同海拔巧玲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在1 500~1 600m的中海拔地区的群体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75.43%),而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62.82%、73.08%);UPGMA聚类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海拔呈一定的相关性。相邻海拔的巧玲花群体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近,而高山草甸与其他海拔的群体间表现出较远遗传距离,根据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的结果分析,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89.06%)。综合以上结果认为,海拔的不同引起了生境条件的变化,进而影响巧玲花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水平随海拔的升高呈现低-高-低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3.
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对番茄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明无压灌溉不同供水水平对作物根区土壤水分条件、番茄的形态指标、水分生理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东圣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进行了灌溉试验研究,试验共设3个供水水平,压力水头分别为0、3和6cm,并采用DP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不同供水水平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有显著的影响。6cm处理番茄产量最高,3cm处理次之,0cm处理最低;但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却是0cm>3cm>6cm处理;0cm处理下番茄的糖酸比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Vc含量降幅也不大;相对于0cm处理,6cm和3cm处理的Vc含量分别提高了19.2%和6.8%。【结论】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能够满足番茄需水量,不同供水压力对番茄根区土壤水分、生理特性和产量影响不同,同时能够协调番茄糖酸之间的比例,提高番茄的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和Vc含量,使番茄能更加美味可口,起到了以水调质的功效,值得在农业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74.
浙江水蜜桃成熟期集合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候期预报多基于单一性模型,预报结果的精度和稳定度较差,难以实现业务应用。本文利用2005?2017年宁波水蜜桃主产区收集的物候期和气象资料,构建不同时间尺度(小时、日、候、旬、月)和不同时间起点(固定日期、物候期)下的成熟期预报模型集,探究集合模型在物候期精细化预报中的可行性。基于模型预报结果的精度和稳定度,分别利用算术平均法、回归系数法、相关系数法和绝对误差法确定集合预报模型成员的权重,构建不同预报时效的水蜜桃成熟期加权集合模型。结果表明:利用4种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构建的加权集合模型均保持了较高的精度和稳定度,集合模型回代检验的绝对误差AE平均仅0.69(在0.56~0.87)d,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为0.90(在0.69~1.14)d,相关系数R平均达0.95(在0.92~0.98);相比单一模型,集合模型的AE和RMSE分别缩小0.5d和0.6d,R值提高0.12。基于绝对误差法构建的加权集合模型效果最佳,回代检验AE和RMSE平均值分别为0.66d和0.88d,对宁波水蜜桃主产区成熟期预报的AE≤2d。集合模型中适当融合硬核期观测能将预报误差缩小0.2~0.3d。集合预报模型为物候期精细化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满足业务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5.
7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难度动作的选择、布局、分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其发展过程中的所存在的问题及内在规律,以期对提高与完善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难度动作的创编起到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国际武术竞赛套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郑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4,(2):12-14
由于竞技体育的功利化,给人们带来层出不穷的体育暴力事件、服用违禁药品及体育道德沦陷等诸
多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了光环背后的不和谐音符。为使今后竞技体育能够沿着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
,通过对当前竞技体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剖析导致其功利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原因,进而提
出重塑我国竞技体育的建设性措施。旨在为更好地遏制和防范竞技体育中的功利化现象,以期为推动竞技
体育研究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78.
郑健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11):148-153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2001-2011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1年,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一直处于三级标准,其中2011年大气环境质量最好,而2008年最差。大气环境质量受PM10和SO2的影响较大,而NO2的影响则较小。PM10和NO2对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权重值逐渐变大,而SO2的影响权重值则逐渐减弱。从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呈现转好的趋势,表明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9.
为探求沼液穴灌条件下土壤入渗特征及适宜入渗模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沼液配比(沼液∶水,体积比,1∶4、1∶6、1∶8及纯水)、穴孔直径(3、5、7 cm)和土壤容重(1.35、1.45 g·cm-3)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沼液穴灌入渗的因素和湿润体变化规律,同时应用Philip入渗模型对沼液穴灌累积入渗量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沼液穴灌累积入渗量均随沼液配比和土壤容重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穴孔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当入渗历时180 min时,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5 g·cm-3的CK处理累积入渗量分别是沼液配比为1∶4、1∶6、1∶8处理的3.62、3.12、2.77倍和3.47、2.64、2.16倍;湿润体形状随穴孔直径的增加逐渐由水平轴大于垂直轴的椭球体趋向于水平轴小于垂直轴的椭球体,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5 g·cm-3对应各穴孔直径(3、5、7 cm)的垂向最大湿润距离(V)与水平最大湿润距离(H)的比值(V/H)分别为0.929、1.081、1.111和0.957、1.048、1.064;幂函数能够准确描述湿润锋最大湿润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的多元线性方程能够较好描述累积入渗量与土壤容重、穴孔直径和沼液配比的关系,偏回归系数检验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hilip入渗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沼液穴灌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决定系数(R2)在0.98以上;Philip入渗模型中的土壤吸渗率(S)随穴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随沼液配比和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土壤稳定入渗率(A)为负值与沼液的粘性及所含有的有机悬浮颗粒有关。基于以上分析,在农业生产中建议实施方案为:土壤容重1.35 g·cm-3、穴孔直径5 cm、沼液配比1∶6和土壤容重1.45 g·cm-3、穴孔直径7 cm、沼液配比1∶8。 相似文献
80.
为增加沼液中养分在土壤中的滞留量,提高沼液利用效率,采用室内土柱试验,设置不同沼液配比(沼液∶水(体积比)分别为1∶4、1∶6、1∶8)、生物炭混掺量(0.0%、0.5%、1.0%、2.0%(土壤质量分数))和生物炭混掺厚度(5、10、15、20 cm),探讨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柱渗出液电导率、土壤全氮、土壤容重、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土壤总孔隙度、pH值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配比为1∶8时,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全氮淋失无明显作用,沼液配比为1∶6时,渗出液全氮淋失幅度为34.49%~66.79%,沼液配比为1∶4时,渗出液全氮淋失幅度为4.17%~71.67%,即生物炭配施沼液能有效地提高土壤中的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混掺量的增加,土壤>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增加,而随沼液配比的减小均逐渐降低,土壤>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较CK增加幅度为8.47%~31.99%,土壤总孔隙度增加幅度为0.76%~3.72%,土壤有机质增加幅度为4.83%~37.17%;土壤容重随土壤中生物炭混掺量和沼液配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降低幅度为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