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119篇
  74篇
综合类   777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457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棉铃虫CYP4家族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龄实验室品系棉铃虫的总RNA为模板,采用一对昆虫细胞色素P450简并引物,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并筛选出10个新的长度约450bp的cDNA片段,并对这些序列与Gene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初步推测这10个P450基因片段属于CYP4家族的CYP4M和CYP4S2个亚家族。  相似文献   
82.
海南特有珍贵红木树种——降香黄檀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正>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别名花梨、降香檀、香红木、花榈、香枝、花梨木、黄花梨,商品名SCENTE-DROSE WOOD(香红木)。海南本地还分油梨和糠梨,前者心材比例大,棕褐色,后者心材比例小,红棕色至紫棕色,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海南5种特类材之一,也  相似文献   
83.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鸟类调查及鸟撞防治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厦门机场及周边活动的常见鸟类共有30科,90种,在整个锥形面内对飞机飞行构成危险的鸟类,主要是白鹭Egretta garzetta,中白鹭E.intermedia,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家鸽等大型鸟类;根据各种鸟类习性及其栖息生境的特点分析,提出了以鸣枪,放煤气炮等方式驱赶鸟类。改变鸟类栖息生境以降低鸟类的种群数量等防止鸟撞的对策。  相似文献   
84.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大田条件下,研究氮肥用量对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品种总根质量密度和各土层根质量密度变化趋于一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于抽穗期达到最大.施氮量影响根质量密度的分布,2品种均以180 kg/hm2施氮处理根质量密度最大,其中豫麦49-198分别比360和0 kg/hm2处理增加12.59%和31.11%,兰考矮早八分别增加8.02%和15.79%.大穗型品种根质量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表明通过氮肥用量调控根量对提高大穗型小麦产量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5.
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格林芬方法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SSR标记对这13个自交系及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62、S181、HN06-10、S147、掖478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优良;控制轴粗、穗行数、单粒厚度、百粒重、出籽率和秃尖6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单穗粒重7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根据品种间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将18个自交系划分成7个类群:丹340、渝5、HN06-10为一类;B73、掖478、京甜、CML162为一类;MO17、太191o2、青贮、S147为一类;HZ4(黄早四)单独为一类;齐319、S181、郑爆裂为一类;GY302、GY923为一类;泰甜独立成一类。  相似文献   
86.
茎尖转化法是目前发展较快的农杆菌转化技术。本研究利用茎尖转化法将载体pCambia-35S-TR1-EPSPS转入玉米的自交系中,通过草甘膦除草剂筛选得到46株抗除草剂的玉米幼苗,通过PCR验证,这些幼苗中有9株含有外源载体片段。  相似文献   
87.
[目的]明确引致广西平乐县慈姑大面积黄化的主要病原物,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广西平乐县采集自然表现褪绿黄化症状的慈姑植株,分别提取其叶片和茎组织的总RNA,利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测序,并对序列组装获得的重叠群(contigs)进行BLAST注释,筛选出注释为植原体16S rRNA序列的con-tigs,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Phy-F和Phy-R,以采集的褪绿黄化症状慈姑植株和无症状植株的叶片样本总DNA为模板,进行PCR鉴定.[结果]对扩增获得的长度为1.5 kb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从分子水平证实慈姑黄化病的病原为植原体(strain:AY-China).将测序获得的植原体16S rRNA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15个植原体分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AY-China与翠菊黄化植原体16SrI组(Aster yellows group:16SrI)聚类在同一分支,且各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相似性在88.3%~96.0%.进一步将AY-China与16SrI不同亚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AY-China与翠菊黄化植原体16SrI-B亚组聚类到在一分支,且与16SrI-B亚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5%,说明AY-China应属于16SrI-B亚组.[结论]广西平乐县慈姑黄化病病原为植原体,其隶属于翠菊黄化植原体16SrI-B亚组.  相似文献   
88.
长沙地区高校校园绿地的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调查研究了湖南长沙地区高校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7所高校共有绿化植物153种,其中乔木61种,占总数的39.86%,灌木53种,占总数的34.62%。评价了绿化树种的构成和配置方式,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深化校园绿地建设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9.
通过典型选样方法,在永康市城区采集了不同重金属质量分数土壤条件下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的树叶、树枝、树干以及土壤样品,利用ICP-OES测定植物和土壤中6种重金属(Mn、Cu、Zn、Pb、Cr、Ni)的质量分数,分析比较6种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梯度下广玉兰地上部分各器官对重金属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广玉兰地上部分重金属质量分数因器官、元素种类不同以及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6个不同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梯度下,广玉兰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总体趋势为Mn、Zn、Cr、Cu、Pb、Ni,各器官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最高是树干,其次是树叶,树枝最弱。玉兰地上部分各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树干、树枝、树叶,其中树干对Pb、Ni两种元素表现出了高富集的特征(富集系数BC,F1),富集系数分别达到了1.256和1.188,对Cu、Zn、Pb、Mn、Ni重金属的富集系数随土壤中污染梯度的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广玉兰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估算得出,重金属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树干、树叶、树枝,树干在单株广玉兰地上部重金属积累总量中所占比最高,普遍达到60%以上,其中Ni、Pb元素积累量占比高,平均可达84.93%、88.50%。综合考虑广玉兰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富集系数以及积累量,建议可将广玉兰用于Cu、Ni、Pb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0.
基于InVEST模型在对浙江省临安市水涛庄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内水源涵养能力较好的林型替换较差的林型,在综合对比各类替换模式后,进而提出提升研究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水源涵养总量为3 189.39×10~4m~3,研究区森林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594.82 mm(水源涵养功能可表现为水源涵养深度)。研究区内各林型中针阔混交林的水源涵养深度最大,为902.79 mm。不同森林类型在不同坡度级上的平均涵养深度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坡(0°α≤5°,α为坡度)上均达到最大;影响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最主要因素是下垫面特征和气候,其中下垫面特征中的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最大,且土壤饱和导水率会随着植被的改善和群落的演替而提高。经优化模拟比较,在保证研究区油茶(Camellia oleifer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等经济林正常经营的基础上,将研究区16°α≤35°坡度级上除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以外的森林类型全部替换成针阔混交林,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可提升4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