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为适时精确诊断赣花7号的氮素营养状况,通过设置6个氮素水平(施纯氮0、75、150、225、300、375 kg/hm2),在不同时期(出苗后30、45、60、75和90 d)分别测定花生不同叶位(主茎倒一完全叶、倒二完全叶和倒三完全叶)的SPAD值和相应叶位叶片的含氮量,分析其施氮水平、SPAD值和叶片含氮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方程的拟合。结果显示:施氮水平与SPAD值、叶片含氮量之间呈显著的指数相关,SPAD值和叶片含氮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并且在各叶位中,以主茎倒3叶的相关性最好,其可作为氮素诊断的理想叶位。  相似文献   
22.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的肥料一次性基施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品种一次性基施后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施用包膜控释尿素SCU的产量最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其次为金正大肥和袁氏肥,普通速效化肥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3.
耕作深度对加工专用型花生赣花92-01的抗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胜平  邱才飞  冯健雄  熊慧薇  欧阳玲花  王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03-14904,14943
为了应对南方红壤旱地经常出现的伏旱对花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选择示范推广中的加工专用型花生赣花92-01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不同耕作深度对赣花92-01的抗旱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及产量和产量因子的表现均以耕作深度为20cm的效果最好,耕深30cm的效果次之,耕深10cm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4.
在南方双季稻地区,以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增效尿素不同用量对超级杂交中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增效尿素不同施用量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不同;适宜施氮量能显著促进超级中稻分蘖的发生,成穗和颖花分化,保证较高的LAI和叶SPAD值,形成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最终形成较多的生物量,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增加产量。此试验以施氮量225 kg/hm2‘中浙优1号’产量最高,以180 kg/hm2‘中浙优1号’氮肥吸收利用程度最高;综合考虑到产量和经济成本及氮素吸收利用等因素,纳米增效尿素折施纯氮量180 kg/hm2是双季稻地区中稻‘中浙优1号’合理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优质食用型小籽粒花生品种‘赣花7号’氮素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0、75、150、225、300和375kg/hm^2 6个施氮水平下该花生品种的氮素代谢、根瘤生长和产量的响应。结果显示,与氮代谢相关的花生叶片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根瘤生长量、根瘤大小及产量在各生育期均表现出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以施氮水平为225kg/hm^2时的花生叶片氮代谢最为活跃,根瘤数较多,根瘤也较大,产量最高。‘赣花7号’在150-225kg/hm^2的施氮水平下氮素利用、根瘤生长和产量较好。  相似文献   
26.
红壤旱地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旱坡地种植结构单一、连作障碍重、土壤质量差、种植效益不高的现状,在南方红壤旱地上进行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作模式与单一连作模式相比,有利于降低作物发病指数,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且轮作年限周期越长越为明显,其中三年轮作模式"红薯-萝卜-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及二年轮作模式"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的效益和效果较好,值得在南方红黄壤区旱地推广。  相似文献   
27.
红壤旱地桔园喷施土壤调理剂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硕丰牌Agri-sc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以下简称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四川成都新朝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研究生产的一种能改善土壤物质性状的  相似文献   
28.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方双季稻地区,以不施肥和相同施氮量不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肥料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改良不同肥料对超级杂交晚稻丰源优299产量形成及氮素释放、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肥料品种在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后,均能协调增加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而增产。同时增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后能减缓肥料释放速度,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分蘖以后的稻株叶面积指数,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增强氮素吸收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9.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N量相同的条件下,增施P、K肥可有效增强花生的抗旱性,产量随P、K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N、P2O5、K2O配比为1.0∶0.8∶1.5时,花生生产的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30.
孕穗期水稻不同功能叶的发育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杂交水稻汕优63孕穗期4个叶位功能叶片蛋白质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揭示水稻孕穗期叶片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4个不同时期功能叶片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得到分离,应用Imagemaster 2D Elite 5.0软件对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共得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有14个得到鉴定。对鉴定出的蛋白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大部分(9个)为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蛋白质;其次为与蛋白结构及功能调控相关的蛋白质(3个),表达量表现为随叶位上升而上调;其余为参与氨基酸代谢的蛋白质(2个),表达量在较低叶位叶片中无显著规律,在剑叶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蛋白质是细胞功能执行者,受细胞功能或细胞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上述蛋白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应与水稻不同叶位叶片生长发育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