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为确定气象数据缺乏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最优简化估算模型,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基于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思维进化算法(MEA)、麻雀算法(SSA)和人工鱼群算法(AF)5种优化算法,构建了PSO-BP、GA-BP、MEA-BP、SSA-BP、AF-BP共5种优化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3种传统机器学习模型BP模型、随机森林模型(RF)、小波神经网络模型(WNN)和2种经验模型Hargreaves模型(HS)、Droogres-Allen模型(DA)进行对比,在仅输入温度数据的条件下,得出区域ET0最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5种优化模型计算精度显著高于其余模型,其中,SSA-BP模型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RMSE、R~2、Ens和MAE分别为0.297~0.402mm·d-1、0.879~0.946、0.862~0.940、0.210~0.300mm·d-1,模型GPI在研究区域内排名第1位;在相同气象数据条...  相似文献   
32.
2016年在浙江省蓝莓种植基地发现原因不明的幼苗木整株枯死现象,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培养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科赫氏法则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运用常规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定,同时使用载玻片法进行病原菌孢子萌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整株植株枯死是由枝枯病所致,纯化菌株ZA1为该病病原真菌。其菌落圆形,白色;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被4个真隔膜分成5个细胞,中间细胞呈褐色,两端细胞无色。结合r DNA-ITS 序列分析,菌株ZA1被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菌株ZA1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对悬浮液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p H 3~12时孢子均可萌发;光照和复合碳源均有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33.
细菌性软腐病是金线莲栽培中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通常为软腐欧文氏菌黑茎病变种Eruinia carotovora var. atroseptica。本研究从浙江金华金线莲软腐病样品中分离到菌株J-4,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侵染引起的金线莲软腐病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相同。利用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进行的PCR扩增实验发现,J-4的16S rDNA序列与已报道的Dickeya fangzhongdai JS5T(NR_151914)的相应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该序列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J-4与已报道的D. fangzhongdai菌株聚焦。以上结果表明,D. fangzhongdai J-4是引起金华地区金线莲软腐病的病原菌。该菌株具备在39 ℃以及含有7% NaCl培养基中生长的能力,能液化明胶,不能降解淀粉;可以利用蔗糖、D-葡萄糖、D-甘露糖,不能利用D-麦芽糖、古老糖、D-海藻糖、α-葡萄糖等。金线莲软腐病病原的鉴定及研究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
茎腐病是金线莲人工栽培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控,但防治效果不理想,且易造成农药残留。本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了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菌株。为了获得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拮抗菌,本文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放线菌等3种生防菌对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放线菌等3种生防菌对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哈茨木霉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制率在第5天到达66.7%,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