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包头市从1994年开始引种银中杨、垂爆柳,1997年将银中杨、垂爆柳进行造林试验,选择杂交杨、新疆杨、河北杨与银中杨进行对照观测;旱柳作为垂爆柳的对照。在1997-1999年和2013年对树木生长量、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能进行实地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银中杨在包头地区引种造林后生长良好,适应包头市南部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充分显示出极强的抗逆、速生等特性,可以大力推广,在当地生态建设工程中具广阔的应用前景。垂爆柳造林后在当地生长表现良好,但染虫害严重,抗逆性较差,保存率低,在当地推广造林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引起蓝莓枝干溃疡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的田间诊断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引起蓝莓枝干溃疡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菌落形态特征及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rDNA-ITS)对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采用活体接种病原菌和病斑长度测量的方法检测了5种蓝莓品种的抗病性。从病枝分离得到疑似病原菌菌株15株(JA1~JA8、JB1~JB7),菌株JA4和JB2均可导致蓝莓枝干溃疡病。rDNA-ITS序列分析和菌落形态学鉴定发现,JA4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JB2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接种试验表明,布里吉塔、蓝丰和蓝美人对枝干溃疡病的抗性没有显著差异。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均可以引起蓝莓枝干溃疡病,拟茎点霉菌在春天条件适宜情况下可由花芽侵入,而葡萄座腔菌必须从伤口侵染,两种病原菌也可以产生复合侵染。蓝莓品种布里吉塔、蓝美人和蓝丰等品种抗性强;夏普蓝易受病原菌侵染,抗病性差。  相似文献   
23.
佛手采后致病青霉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手(Citrusmedica var.sarcodactylis Swingle)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柑橘属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浙等省,其中浙江金华“金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其果形美观、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具有药用价值高、贮藏期长的特点[1],是金华地区的传统特产之一.  相似文献   
24.
路梅  张发成  钱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53-17555,17573
[目的]调查金华市主栽水稻品种纹枯病田间发生情况,探讨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其经济闽值。[方法]参照国家水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1—1995)进行病情调查,并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各种产量性状;通过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不同接种量下水稻品种——金早47的病丛率、病情指数、水稻产量及产量损失率,并计算其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经济阈值。[结果]金华市现有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中抗水平以下,缺乏高抗品种;其中水稻金旱47为中抗,两优培九为中感,协优46则为感病。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育期的抗性表现有所差异,水稻产量的损失随水稻品种抗病性的减弱而加重。孕穗期,金早47的病丛率和产量损失率成线性关系.要将产量损失率控制在7%以下,孕穗期的病情指数必须控制在4.2以下。[结论]明确了金华市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及其经济阈值.为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合理控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自然降雨在黄土区干化土壤中的入渗性能,研究干化黄土的降雨入渗机制,在陕北米脂试验站,建立野外10 m大型土柱模拟枣林地深层干化土壤,利用CS650-CR1000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对2014-2019年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连续定位监测。结果表明:(1)日降雨量为33.6,35.6 mm的大雨(降雨强度分别为3.73,2.97 mm/h,降雨历时9.0,12.0 h)状况下,最大入渗深度为140,100 cm,累积入渗量达20.05,16.10 mm;日降雨量为19.0,16.8 mm的中雨(降雨强度分别为2.24,1.53 mm/h,降雨历时8.5,11.0 h)状况下,最大入渗深度为90,60 cm,累积入渗量达8.12,9.77 mm;日降雨量为9.6,8.8 mm的小雨(降雨强度分别为1.48,0.76 mm/h,降雨历时6.5,11.5 h)状况下,最大入渗深度为30,20 cm,累积入渗量仅为1.05,0.23 mm。(2)降雨入渗的湿润锋运移深度(Zi)随时间(T)呈幂函数Zi=aTb增加。(3)雨水的入渗历时包括降雨历时、自降雨停止至入渗结束两个时段。6次降雨(33.6,35.6,19.0,16.8,9.6,8.8 mm)在降雨停止后时段内的入渗深度分别为100,60,70,40,30,20 cm,入渗量依次为9.86,10.78,2.09,8.42,1.05,0.23 mm。在总入渗历时内,6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别为0.60,0.45,0.43,0.58,0.11,0.03。黄土区降雨入渗深度受降雨量、降雨强度、入渗历时影响较大,提高单次降雨的雨量有助于提升雨水入渗补给系数,促进干化土壤得到有效水分修复。  相似文献   
26.
解淀粉芽孢杆菌BS2004是一株对不同生化型的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具有抑制作用的优良生防菌,主要依靠产生拮抗物质抑制病菌.为提高其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与防治效果,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 10 g·L^-1、牛肉浸膏 1 g·L^-1、酵母粉 1 g·L^-1和Nacl 8 g·L^-1;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pH 7.5、温度 35 ℃、装瓶量 35 mL·50 mL^-1、接种量 3%(v/v)和最佳培养时间 24 h.经条件优化后培养的 BS2004对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 21.75 mm,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 80%,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达 60%,增产 1.92 倍.  相似文献   
27.
抗不同生化型青枯菌的生防菌筛选鉴定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控制青枯病危害,从不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569株细菌菌株,筛选到3株对5种不同生化型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S2004的拮抗活性最强。以BS2004的菌悬液为对照,分别测定无菌滤液、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拮抗物质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该菌的抑菌活性显著降低,表明其主要抑菌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用生防菌BS2004菌悬液处理番茄植株,能有效控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66.75%,同时还发现,重新分离得到的青枯菌菌体数明显受到生防菌的抑制。通过对BS2004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脂肪酸鉴定、16S rDNA序列等进行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日照市东港区“一村一品”发展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一村一品”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村一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东港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旱涝碱综合治理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旱涝碱综合治理的优化模型,模型建立时,考虑了各种水源的来水状况,以节水节能为原则,在满足各项约束的条件下,合理地分配各种水源的水量以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和除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2016年在浙江省蓝莓种植基地发现原因不明的幼苗木整株枯死现象,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培养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科赫氏法则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运用常规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定,同时使用载玻片法进行病原菌孢子萌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整株植株枯死是由枝枯病所致,纯化菌株ZA1为该病病原真菌。其菌落圆形,白色;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被4个真隔膜分成5个细胞,中间细胞呈褐色,两端细胞无色。结合r DNA-ITS 序列分析,菌株ZA1被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菌株ZA1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对悬浮液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p H 3~12时孢子均可萌发;光照和复合碳源均有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