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9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究滴灌条件下,不同调亏灌溉对核桃树生长、高产的影响,通过核桃树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变化,从而得到最优的调亏灌溉制度。试验共设置了3次水平(ET_(0)、75%ET_(0)、50%ET_(0)),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W0是对照组(CK);W1是Ⅱ期及Ⅲ期进行连续的中度、轻度调亏;W2是Ⅱ期进行轻度调亏;W3和W4是在Ⅰ期、Ⅱ期及Ⅲ期进行连续的中度、轻度调亏。试验发现W3处理对新梢增长抑制程度最大,与W0相比在Ⅰ、Ⅱ、Ⅲ期末分别减少了14.7%、28.93%、18.33%。在Ⅱ期轻度调亏对该生育期叶片细胞损伤最小,在后期正常灌水SPAD值可以恢复正常水平,其他处理则不能恢复正常水平。在Ⅱ期末,各个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及体积由大到小表现为:W3>W1>W4>W2>W0,生育期末则表现为W2>W0>W4>W1>W3。通过对不同调亏处理下的生长特性指标及产量的综合研究,确定出W2处理可以起到修枝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在优选灌溉制度的过程中,评价多重因素对灌溉制度影响的方法存在着科学性不足的问题,以玉米拔节期后灌水定额为变量(30.0,37.5,45.0,52.5,60.0mm)进行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试验,试验后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显著性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其用于传统层次分析法(AHP)的优化,利用优化后的AHP法来确定适宜膜下滴灌玉...  相似文献   
74.
新疆膜下滴灌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提出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出现是一种必然结果.文中回顾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滴灌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投资,作物增产是滴灌技术迅速推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5.
2015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一师阿拉尔市塔河种业一场原有的棉花膜下滴灌系统基础上,改造成为自动化滴灌工程,并对自动化滴灌棉花灌溉制度和土壤墒情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典型的一个轮灌组为例,采用自动化技术监测同时工作的各出地桩(灌水小区)流量、管道压力及其相应灌溉片区里的土壤墒情变化,分析各灌水小区的灌水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反而减少,灌溉定额为7 426 m3/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6 567.60 kg/hm~2,可为条件相似地区推广自动化技术和编制灌溉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不同滴灌灌水定额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的小麦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小麦的日均耗水量都呈双峰曲线变化,总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灌水相对充足的条件下,耗水强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完熟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孕穗期乳熟期灌浆期。拔节期一定的水分胁迫有益于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单穗粒数的提高,灌浆期的耗水量对最终产量尤为重要。研究表明,T1(225m~3/hm~2)、T2(300m~3/hm~2)、T3(375m~3/hm~2)处理由于耗水量过低造成小麦减产。综合比较T4(450m~3/hm~2)、T5(525m~3/hm~2)、T6(600m~3/hm~2)处理,T5处理是最有利于节水增产的处理。该试验结果可为北疆地区滴灌小麦探究最优的灌溉制度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