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 citrulli (Schaad et al. 1978)〕所引起,1992年该病菌改名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Willems et al. 1992) 〕。革兰氏阴性菌,属rRNA组I。不产生荧光和其他色素,单根极生鞭毛,严格好氧。不产生精氨酸水解酶,能在41℃下生长,但不能在4℃生长,明胶液化力弱,氧化酶和2-酮葡糖酸试验阳性。利用葡萄糖和蔗糖作碳源结果不一致;但利用β-丙氨酸、柠檬酸盐、乙醇、乙醇胺、果糖、L-亮氨酸和D-丝氨酸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为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每年种植面积56.7万hm2左右,占商业蔬菜面积的6%~7%,设施蔬菜生产中,番茄也占有很大比重.番茄细菌性斑点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 & Wilkie]亦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斑疹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番茄.  相似文献   
143.
PCR技术检测种传植病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PCR技术在种传植病细菌检测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状况,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着重阐述了种类、原理、灵敏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4.
选用本实验室组配的1号杀菌剂和3种常用药剂,比较了不同药剂及不同浓度的1号杀菌剂处理人工接菌的西瓜种子后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CK1(种子破壳,清水处理)相比较,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7.2×102μg/mL处理2h、40%甲醛1.6×103μg/mL处理1h和1号杀菌剂0.5×104μg/mL处理2h,发芽势分别高出10.5%、6.7%和4.9%。供试药剂中1号杀菌剂处理种子对果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号杀菌剂0.5×104μg/mL处理2h、1%盐酸3.7×103μg/mL处理30min、40%甲醛溶液处理1h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7.2×102μg/mL处理2h防治效果分别为74.7%、73.7%、58.5%和49.3%。  相似文献   
145.
为有效防控厚皮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提出一套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田间开展各单项防控技术的重要性试验,建立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各单项技术可提高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与对照相比,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浸种可使防效提高16%,病果率降低3%;标准化喷药能使防效提高17%以上,病果率降低3.1%;整枝打杈前后进行防控能使防效提高39%以上;厚皮甜瓜整个生育期不浇水,能够减少病果的数量;在此基础上组装而成的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防效达89.2%以上,病果率仅为2%。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的种群动态,检测转基因棉卡那霉素抗性细菌nptII基因漂移。【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棉GK12、GK19、33B、SGK321,常规棉泗棉3号、33、石远321等7个棉花品种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种群在棉花整个生育期的种群动态变化。以质粒pBI121为对照,设计nptII基因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菌株进行nptII基因漂移检测。【结果】7个棉花品种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同一棉花品种不同采样时间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数量差异显著,而同一采样时间抗虫棉和对应的受体棉间差异不显著。Simpso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受体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转基因棉。PCR检测结果表明,21株卡那霉素抗性细菌菌株中18株发现有阳性片段,但其测序结果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序列比对的同源性未能达到100%,不能判断nptII是否发生了转移。【结论】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的数量在转基因棉与对应受体棉之间差异不显著,受体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转基因棉,更均匀稳定。未发现转基因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II向根际细菌的基因漂移。  相似文献   
147.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Pst)为其病原菌,其与番茄的互作系统是研究植物抗感病机理的典型模式系统。Pst存在2种无毒基因:avrPto和avrPtoB,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均能与番茄抗性基因Pto编码的Ser-Thr蛋白激酶互作,符合Flor"基因对基因"学说。AvrPto和AvrPtoB在表达Pto的抗性植物中,与Pto互作,表现无毒功能,引发植物防御反应;而在缺失Pto的感病植物中,它们具有毒性,促进细菌的生长。本文综述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无毒基因avrPto及avrPtoB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这有助于了解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机制,对认识植物的感病性、抗病性以及植物防御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王振  邓欣  赵廷昌  刘学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401-4408
【目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的种群动态,检测转基因棉卡那霉素抗性细菌npt II基因漂移。【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棉GK12、GK19、33B、SGK3,常规棉泗棉3号、33、石远321等7个棉花品种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种群在棉花整个生育期的种群动态变化。以质粒pBI121为对照,设计npt II基因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菌株进行npt II基因漂移检测。【结果】7个棉花品种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同一棉花品种不同采样时间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数量差异显著,而同一采样时间抗虫棉和对应的受体棉间差异不显著。Simpso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受体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转基因棉。PCR检测结果表明,21株卡那霉素抗性细菌菌株中18株发现有阳性片段,但其测序结果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序列比对的同源性未能达到100%,不能判断npt II是否发生了转移。【结论】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的数量在转基因棉与对应受体棉之间差异不显著,受体棉根际卡那霉素抗性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转基因棉,更均匀稳定。未发现转基因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 II向根际细菌的基因漂移。  相似文献   
149.
96210麦二岔蚜对抗性高粱的毒力遗传──(G.J.Puterka),JournalofEcononm-icEntomology,1995,Vol.68,No。2,421~429(英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麦二岔蚜生物型C、E和F近亲交配,用隐性材料杂交...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