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3篇
  53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2∶2为基础,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窝距、马铃薯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及带宽的不同配置下套种作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在光胁迫时叶片内抗性指标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套作处理促进了马铃薯株高及茎粗的增长;株高主要受品种和窝距因素影响,其次为带宽因素;茎粗则主要由品种决定,‘渝马铃薯1号’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茎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的主茎数仅由品种决定而不受田间配置影响;叶面积系数受窝距和带宽因素影响,且上位叶叶面积系数明显大于下位叶,占全株比例为64.59%~83.69%。2.马铃薯随着窝距的增加,单株叶片、茎和茎叶干重增加,但随着带宽的增加反而降低;叶干重先于茎干重达到峰值;在块茎中的干物质积累呈现前慢后快的趋势,在不同品种中茎、叶、块茎的积累差异较大。3.影响群体复合产量的因素为窝距>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带宽。以处理5和处理6最为接近,折粮复合产量分别为797.62kg/667m2、788.94kg/667m2。处理5为‘渝马铃薯1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30cm+带宽180cm,其马铃薯密度2963株/667m2;处理6为‘鄂马铃薯5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50cm+带宽160cm,其马铃薯密度3334株/667m2。试验中套作各处理的LER(土地当量比)介于1.32~1.51,套作优势明显。4.不同叶位间马铃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上位叶大于下位叶,胞间CO2浓度则为下位叶大于上位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上位叶蒸腾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套作促进了下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处理6净光合速率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5.套作促进了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增加,降低了MDA含量。  相似文献   
122.
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明显影响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巨大,而小麦为该区主要的灌溉用水作物,因此,培育和应用节水小麦品种是缓解该区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作者通过分析小麦生长需水规律和华北地区降水特点,在小麦全生育期只浇1水的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时间灌水对小麦生物学形成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提出了选育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的"拔节灌溉选择法",即:在自然条件下,小麦全生育期只灌溉1次,灌溉时间为拔节期,根据小麦生长的综合表现,选留生长茂盛,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都高的单株或株系。利用该方法经过十几年的选择,育成了系列节水丰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3.
花椒种植、采收与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但通常被直接丢弃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围绕花椒废弃物功能性成分开发相应产品对提高花椒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花椒籽、花椒渣、花椒籽粕、花椒枝叶与花椒根等废弃物所含功能性成分,围绕花椒废弃物抑菌抗炎、抗肿瘤、杀虫、抗氧化与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花椒废弃物在高吸附活性炭、医疗功能材料、环保型涂料、皮革加脂剂与功能性助剂等功能性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围绕花椒废弃物功能性成分及功能化利用研究现状,展望了花椒废弃物利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4.
川芎各器官的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川芎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筛选优良的苓种,指导川芎的规范化种植,以5个主苓种产地苓种为材料,对川芎的叶、茎、根茎进行生长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月下旬到4月下旬(发育240d)为川芎的抽茎期;株高和叶片重与根茎重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叶片数和分蘖数与根茎重显著相关;并且,来自都江堰市泰安镇的苓种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略优于其它苓种。  相似文献   
125.
近几年无论是城镇郊区或农村,蔬菜日光温室建成很多。因冬季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许多日光温室没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但影响了冬季的蔬菜生产。而且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26.
为挖掘抗黑穗病甘蔗种质,采用针刺接种方法对19个割手密和6个大茎野生种质进行抗黑穗病鉴定评价。鉴定结果表明高抗(HR)材料有2个:‘云农大2015-83’和‘NG77-004’,抗病(R)材料有1个:‘云南83-1-81’,抗性以上占12%;表现为中感(MS)、感病(S)和高感(HS)的材料分别有5、9和8个,各占20%、36%和3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植蔗与宿根蔗的累计茎发病率(IS)、新植蔗与宿根蔗的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以及IS与AUDPC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参试材料可聚类分为5类,抗病反应最好的第1类材料为‘云农大2015-83’、‘NG77-004’、‘Q171’和‘云南83-1-81’共4个,占总体14.3%,第2、3、4和5类分别有11、6、3和4个,分别占总体39.3%、21.4%、10.7%和14.3%。  相似文献   
127.
赵勇  武艺  李玉锋  刘海泉  王敬敬 《水产学报》2021,45(11):1943-1953
水产品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然而,水产品消费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鉴于此,水产品加工副产物依据其不同特性已经被开发应用到诸多领域。其中,水产品副产物蛋白因其独特的功能特性与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回收和利用。因此,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广泛用于回收水产品副产物蛋白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同时,介绍了鱼类、甲壳类和贝类副产物蛋白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水产品副产物蛋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进一步提升水产品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潜力,促进我国水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8.
新疆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杨青  马玉芬 《干旱区研究》2012,29(3):472-478
基于1961-2007年36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北部春、夏季干旱发生较为频繁,尤其在北疆西北部地区,春旱平均3 a一遇,夏旱为4~5 a一遇。季节间的连旱概率较低,不足10%,主要以月际间的连旱为主,其中2个月的持续干旱次数占干旱总次数的20%左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春夏之交的5~6月,是2个月连续干旱发生次数相对频繁的时期,北疆西北部地区此类连续干旱事件最多。伊犁河谷、北天山地区和北疆北部春旱较夏旱频繁,春旱以北疆北部发生最多;夏旱3个区域发生频次相似,但北天山地区大旱发生频数较高。3个区域的春、夏季干旱程度均呈减弱趋势,春旱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夏旱在80年代中后期处在一个较低的发生期。  相似文献   
129.
新疆北部夏季强降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基于1961-2007年新疆104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北部夏季强降水量、强降水日、强降水比和强降水强度等特征量的气候条件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北部夏季的强降水各特征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特征量随地形增高而增多或增强,可能在海拔2 000 m左右存在最大降水带.局地强降水频繁,平均3~4 d就发生一次.北疆夏季强降水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天山山区和伊犁河谷尤为显著.同时,强降水各特征量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强降水量、强降水日和强降水比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处在高值期,而强降水强度自1990年后,就处在相对高值期.用Mann-Kendall法对强降水各特征量进行突变检验发现,强降水量、强降水日和强降水比在1995年左右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气候突变,而强降水强度在1990年和2000年后这种变化趋势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130.
本刊讯 10月19日,全国柑桔黄龙病防控现场观摩暨技术交流会在福建省顺昌县召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波,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副校长、首席研究员周常勇,常务副所长陈善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翁伯琦、余文权,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邓晓玲,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所长陈国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功友,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姜玲,重庆大学教授王中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赵弘巍,福建省农业斤植保站站长徐志平以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云南等地农业局、植保站等专家学者、领导共111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