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在市纪委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抓廉政,促党建;抓党建,促廉政"这一核心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紧紧围绕创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维护和促进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2.
以学生群体用户需求为导向,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校园生活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构建资源汇集、勤工助学、学生特权等服务模块,为学生用户提供智慧化“驿站式”服务。校园生活综合服务实践表明,平台不仅能让学生用户获取学习技能和资源,还可减少生活开销。  相似文献   
33.
充分认识高校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把握好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实现与时俱进与不断创新,使高校工会工作永葆活力,为创建地方技能型大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4.
本文着重介绍了发生在郸城县枣树常见的4种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集3个鹤类饲养单位81份丹顶鹤样品、37种245份周边环境的其他鸟类样品,3个单位4种昆虫3948只进行圈养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调查研究。采用瑞-姬氏涂片染色镜检以及套式PCR检测血孢子虫cytb基因、测序分析比对等方法调查各地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情况。丹顶鹤样品中共检出血变原虫进化支2种,检出率为19.75%,其他鸟类样品的检出率为0.41%,吸血昆虫样品的检出率为1.05%;扎龙、向海的丹顶鹤和环境吸血昆虫、北京的鹈鹕感染同一个血变原虫进化支,并且该进化支是各类动物中检出率最高的血变原虫进化支。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基于大熊猫谱系(2015),将全世界990只圈养大熊猫依据个体来源划分为圈养出生组(C组,n=676)和野外来源组(W组,n=314),对2组个体的年龄分布、繁殖率、性比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编制2组的生命表,绘制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并计算2组在统计期限内的总增长率——周限增长率(λ)。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的周限增长率λ_C和λ_W分别为1. 114 7和1. 000 4,种群数量波动均较小,且λ_C> 1,C组大熊猫种群数量具有上升的潜力; 2组存活曲线均属于I型曲线,为增长型,大多数个体均能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可见,2组大熊猫生理寿命上特征稳定,种群结构相对稳定。进一步统计发现:C组大熊猫的生命期望平均余年为(5. 00±0. 36),W组为(9. 40±0. 83),两者差异显著(t=-8. 485,N=33,P=0. 000); C组大熊猫的死亡率高峰出现在0~1以及26年龄级之后,15~25年龄级死亡率偏高且波动较大,而W组的死亡高峰出现在23年龄级之后且死亡率波动较小。综上可见,在现有圈养条件下,C组种群数量可持续发展前景较好,W组生理寿命特征更稳定、死亡率变化趋势更平缓。  相似文献   
37.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中国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回顾30年来中国中缅树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起源和分类、能量代谢和产热特征、脂肪组织、形态学、组学、化学通讯和行为学等。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除进一步加强有关中缅树鼩对极端环境的生理适应研究外,还需要借助多组学、遥感与红外技术等,加强对动物生理适应的分子水平的机理性探究。结合全球温室效应的环境背景,从地理分布北线、食性、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实验动物建模等方面对中缅树鼩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集了来自贵阳和北京动物园33种动物,共150份粪便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富集虫卵和卵囊进行显微镜检查;基于隐孢子虫、芽囊原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特异性基因位点对人兽共患原虫进行PCR检测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园动物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4.0%。显微镜检查出的寄生虫包括毛首线虫(20.0%)、细颈线虫(2.7%)、艾美耳球虫(14.7%)和其他线虫(25.3%)。PCR检测4种肠道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1.3%、毕氏肠微孢子虫8.7%、十二指肠贾第虫12.0%和芽囊原虫32.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存在2种隐孢子虫虫种(安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7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SC02、BEB6、Type IV、PigEBITS 7、Peru8、PtEb IX和D);2种十二指肠贾第虫基因型(B和E);8种芽囊原虫基因亚型(ST1、ST2、ST3、ST5、ST8、ST10、ST13和ST14)。结果表明,贵州和北京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非常普遍,并且存在多种人兽共患虫种和基因型。做好动物园寄生虫病的防控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