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89篇
  109篇
综合类   798篇
农作物   166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385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利用喷雾法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3∶2和1∶1进行复配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1和1.57;其他配比的增效系数在0.91~1.41,表现为相加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质量比3∶2进行混配(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5.0、166.7和250.0 mg/L时对核桃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80.0%以上,分别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25 g/L+嘧菌酯2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62.5、216.7和325.0 mg/L时的防治效果相当;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0 mg/L的林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L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 mg/L的防治效果稍低。【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3∶2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离心式高速玉米精量排种器双粒种子并排填充导致重播严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利用型孔槽对称凸台结构降低玉米种子并排填充概率的方法,设计了一种T形槽型孔。通过构建充种阶段玉米种子的力学模型,并结合玉米种子的形状特征确定了T形槽型孔基本结构参数。借助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以型孔槽前端长度、型孔槽后端面倾斜角以及型孔槽底部倾斜角为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与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18 km/h条件下,型孔槽前端长度为9.31 mm,型孔槽后端面倾斜角为43.37°与型孔槽底部倾斜角为70.5°时,排种质量最优,排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与漏播指数分别为94.03%、1.72%与4.25%。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作业速度18 km/h时,T形槽型孔的合格指数为94.54%,与仿真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54%,仿真优化试验结果可靠;作业速度为15 km/h时,排种器作业性能最佳,合格指数为95.16%,重播指数为1.42%,漏播指数为3.42%,满足高速精量播种要求;作业速度范围在12 ~ 21 km/h内时,T形槽型孔相较于矩形槽型孔的合格指数提升2.1个百分点以上,重播指数降低2.1个百分点以上,相较于蹄形槽型孔的合格指数提升1.4个百分点以上,重播指数降低2.1个百分点以上。该研究可为离心式高速玉米精量排种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桂糖21号等甘蔗新品种的茎尖脱毒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2℃热水处理+38℃热处理+茎尖脱毒+工厂育苗技术培育桂糖21号、桂糖26号健康种苗,保持自育良种的品质。热处理期水分影响蔗茎的萌芽率,桂糖26号热处理10 d萌芽率达90%,出芽较桂糖21号稍快而且整齐。新台糖16号、22号剥取的茎尖稍大(<1 mm),茎尖成活率达80%,接种前期转管周期4-7 d,能有效减轻酚害。  相似文献   
104.
中茶108无锡地区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茶108引种无锡后的栽培特性、产量、品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茶108引种无锡后,采摘期较福鼎大白茶提早10天以上,移栽成活率高,产量高,制绿茶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宜在无锡及周边名优绿茶生产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根据东方镇单季稻生产现状,大力推广以单季晚稻五改高产栽培技术为重点,并简单介绍旱育保姆育秧技术、水稻甬优9号、12号、15号栽培技术要点、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综合防治病虫草等新技术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6.
现在犬瘟热病毒病发病率较高,本病采用特异疗法,抗病毒疗法,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丽蚜小蜂商品优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8.
岑溪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自1975年开始,至1989年的15年间,双造杂交稻种植面积在12—16万亩的年份有1977—1981年,3—10万亩以下的有1982—1985年,20—31万亩的有1987—1989年(表1).而我县的稻瘟病、稻纹枯病和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其相关密切.本文将依次评述此三种病害在杂交稻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控制策略,供商榷.一、稻瘟病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食蚜瘿蚊防治保护地蔬菜桃蚜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0.
温州蜜柑是日本柑桔业的主栽品种。其抗寒性、适应性较强,栽培较容易,近廿多年来,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也发展很快。目前,已几乎成为主栽品种。 温州蜜柑易产生变异。著名的早熟系宫川、兴津、龟井、松山等,通常在10月上、中旬至11月初成熟,果实的挂树期需160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