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的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所得到的最佳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的种类以及最适合的无机盐含量和pH,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为玉米粉4%、蔗糖2%、蛋白胨0.1%、硫酸镁0.25%、磷酸二氢钾0.4%、维生素B1 0.05%、pH 6.0。  相似文献   
92.
莽草酸的应用及其微生物代谢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莽草酸是一种高价值的药用原初产物,其衍生物在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禽流感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综述莽草酸的理化性质、药理特性及生产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微生物代谢合成在提高莽草酸生产效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采用简并PCR和TAIL-PCR技术,从来源于天山冰川土壤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 A1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960 bp,编码一个新的糖苷水解酶第5家族的β-甘露聚糖酶。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pET-22b(+)中,经过IPTG诱导表达,酶的胞外表达量达0.62 U/mL。酶学特性分析表明其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55℃,属中性β-甘露聚糖酶,具有较好的底物适应性,适宜用于鱼类等水产动物养殖饲料行业中。  相似文献   
94.
许修宏 《植物保护》2009,35(3):57-59
小核盘菌菌丝在V8溶液培养基和酵母浸膏溶液培养基中生长显著优于其他供试培养基,菌丝干重分别为6.666 mg/mL和6.632 mg/mL。在葡萄糖土豆浸汁培养基中产生的乙二酸量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为1.981 mg/mL。在蔗糖液培养基中,培养7 d菌丝干重达到最大,为4.455 mg/mL。培养6 d乙二酸产生量达到最大,为0.966 mg/mL。培养基初始pH4.5最适合菌丝生长,干重为4.678 mg/mL。乙二酸含量随初始pH增加而增加,pH7.0的培养基中乙二酸含量为1.835 mg/mL。氮源含量增加可以促进乙二酸的合成,当蔗糖与大豆水解蛋白之比为25 g/10 g时,乙二酸含量为1.897 mg/mL。添加琥珀酸钠乙二酸含量显著增加,为3.741 mg/mL。  相似文献   
95.
用尖孢镰刀菌接种盛花期(播种60 d)的结瘤大豆,接种0、24、48、72、96、120、144 h后测定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4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尖孢镰刀菌后接种根瘤菌的大豆植株防御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根瘤菌的大豆植株和空白对照,表明大豆接种根瘤菌对尖孢镰刀菌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同时可提高其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4种防御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6.
以粉碎的大麦颗粒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发酵法制作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 Jagger生物除草剂,研究发酵时间和乙二酸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对除草菌的生活力、致病力及乙二酸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除草菌除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发酵7天的液体菌种生产的除草菌生活力达到最大,为65.0 mm,发酵6天的液体菌种生产的除草菌致病力达到最大,为55.8 mm;固体发酵6天的除草菌的生活力、致病力和乙二酸产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64.3 mm、54.3 mm和0.131 mg/g;添加乙二酸前体对除草菌生活力没有明显影响.添加浓度为56mmol/L的琥珀酸钠和柠檬酸后,除草菌中乙二酸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4%和39.7%,除草菌的致病力分别增加了12.4%和5.4%,乙二酸产量与致病力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农作物秸秆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关键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的性质和营养成分与木屑有本质的区别,加之黑木耳又是典型的木腐菌与擅长分解利用秸秆的草腐菌在生物学特性上也有本质的区别。用单一的秸秆代替木屑栽培黑木耳一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难以取代木屑。笔者吸取了20多年来用木屑代替段木栽培黑木耳的研发经验和推广该技术的成功办法,采取驯化培育适宜秸秆上生长的黑木耳新品种和采用不同农作物秸秆加入少量木屑仿木屑基质的营养结构等研发思路,总结出了一套农作物秸秆代替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8.
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菌株B006和BH1对引发多种根腐病的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研发特异性标记是研究该菌株在土壤中生态行为的关键.本研究采用16个RAPD随机引物对B006和BH1以及包括芽孢杆菌、鞘氨醇杆菌Sphingosinc sp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在内的25株参试菌株的基囚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其中利用单引物B19和C01可分别扩增到仅出现于B006和BH1基因图谱中的特异性条带(大小分别为730bp和658bp).为提高扩增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根据B006和BH1的RAPD标记中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了6对和12对引物并用于菌株特异性条带的筛选,从中挑选出2对特异性最好的引物转化为SCAR引物,命名为SCAR-B006和SCAR-BH1,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523bp和658bp.在自然土中进一步验证SCAR标记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仅在加有菌株B006或BH1的土壤样品中可扩增到相应的SCAR条带,说明了这种以PCR为基础的方法可用于土壤中菌株B006和BH1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99.
以污泥和稻草为原料,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好氧系统与人工翻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堆肥,测定堆肥过程各阶段纤维素酶、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的活性和pH值、全氮、氨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的含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堆体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堆肥初始阶段,堆体中层温度高于上层温度,随后上层温度逐渐高于中层温度。经过40d的堆肥化处理,堆肥产品达到腐熟标准,生物酶活性与堆肥理化因子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说明生物酶活性可以表征堆肥肥力状况,生物酶活性还可以用来指示堆肥碳、氮、磷素转化情况,主成分分析显示脲酶、酸性、碱性和中性磷酸酶4类酶的活性在评价堆肥肥力中起主要作用。因此,生物酶活性可以作为堆肥肥力指标。  相似文献   
100.
月季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初侵染来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白粉病的消长规律 (1997年 3月~ 1998年 3月 )的调查表明 ,在大庆温室内月季白粉病春季 2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 ,秋季 9月中旬再次进入发病盛期。全年共出现 5个高峰期。月季白粉病菌以菌丝形态在越冬芽的芽鳞下越冬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