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4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川省土壤温度状况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温度状况(STR)在现代土壤系统分类中是确定土壤分类单元的重要诊断特性。利用四川省160个气象站点的多年年均和月均地面气候资料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不同气象因子与地形因素对土壤温度(土温)的影响,然后以显著影响的因子为辅助变量,采用回归克里格法预测四川省STR的空间分布,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与基层分类划分标准中有关STR的定量诊断指标,对四川省STR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经度、纬度与海拔对土温有显著影响,在高级分类划分标准下,四川省STR以热性、温性、寒性为主,部分区域为永冻、冷性、高热;在基层分类划分标准下,四川省STR以热性、温性、冷性为主,部分地区为高寒性、近寒性、亚寒性、高热性。四川省STR分析为四川土壤系统分类与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磷水平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的磷营养遗传特性,以7份亲本及其4个组合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根系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的影响。在低磷条件下,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的APase活性较对照增加不显著,而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和D83B则通过显著提高根系APase活性增强了对磷胁迫环境的适应性。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和R527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的APase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而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和R781除在分蘖期APase活性增加明显外,在孕穗期和灌浆期APase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亲本配制的杂交稻在低磷水平下,根系APase活性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磷低效型杂交组合Ⅱ优549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根系的APase活性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差异不显著;磷高效型杂交组合D83A/R527在低磷水平下3个时期APase活性均明显提高。由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配制的Ⅱ优549,根系APase活性受低磷胁迫增幅不大;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83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根系APase活性在低磷水平下上升显著;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配制的Ⅱ优892,以及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781配制的D62A/R781,受低磷胁迫时根系APase活性上升幅度介于磷低效组合Ⅱ优549和磷高效组合D83A/R527之间。  相似文献   
13.
川西名山县阶地漂洗土壤分类及参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强烈漂洗作用的土壤是一类形态独特的土壤,在分类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四川西部漂洗土壤集中分布的名山县第二至五级阶地上对这类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水耕表层、水耕氧化还原层、漂白层、人为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等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确定及按顺序检索的方法,将其归入人为土纲,水耕人为土亚纲,简育水耕人为土和铁聚水耕人为土土类,漂白简育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亚类;同时按发生分类系统进行了类型划分,它们均归入漂洗水稻土亚类。比较而言,系统分类能更精确地区别土壤分异,有利于土壤精准化管理,但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肥与酚对漂洗水稻土硅、铝、铁的活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四川盆地西缘茶区漂洗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浸提试验探讨尿素(N)、磷酸二氢钙(P)、硫酸钾(K)和邻苯二酚(Phy)对其硅、铝、铁的活化效应(以浸提液硅、铝、铁的浓度表征),结果表明: 1)各种处理浸提液均以硅的浓度最大,铝次之,铁最小,即活化效应为硅>铝>铁; 2)浸提液硅的浓度为NPK+Phy>NPK P>Phy>K CK N处理,说明磷肥通过磷酸根的配位吸附对其活化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同时酚类物质也通过弱酸作用促进其活化; 3)浸提液铝的浓度为NPK+Phy>Phy>P NPK K N CK处理,说明酚类物质通过与游离铝形成可溶性络合物而对其活化起突出作用,同时磷肥中的钙离子和钾肥中的钾离子也能将强酸性供试土壤中大量交换性铝离子交换而活化; 4)浸提液铁的浓度为NPK+Phy>Phy>K P NPK CK N处理,说明酚类物质通过络合溶铁、还原溶铁等作用对其活化做出重大贡献,同时钾肥中的钾离子和磷肥中的钙离子也将土壤胶体吸附的亚铁离子交换而活化; 5)尿素对漂洗水稻土硅、铝、铁均无显著活化效应。综上所述,磷、钾肥和酚类物质是漂洗水稻土中硅、铝、铁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时间序列法是定量研究土壤发生过程、演变速率及其变化阈值的重要手段,构建可靠的土壤时间序列需对土壤母质均一性和相对年龄进行判定。【方法】以海南岛北部不同喷发期玄武岩发育土壤所构成的成土时间序列(0.09、0.146、0.64、1.12、1.81、2.30 Ma B. P.)为对象,利用各种土壤属性参数(包括剖面形态、颗粒组成、稳定元素含量、风化发育指数和元素变化率等)对该时间序列母质均一性和土壤相对年龄进行判定。【结果】各剖面颜色、质地、结构等形态总体呈均一、渐变的特征,去除黏粒后的粗粉粒含量、稳定元素Ti/Zr比值在剖面内和剖面间变化均较小,表明时间序列土壤的起源母质相同。随着成土年龄的增加,黏粒含量和剖面发育指数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土壤风化强度指标(B指数、CIW指数、CIA指数和ba值)服从对数函数变化规律,在土壤相对年龄的判定中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结论】研究区土壤母质来源相同,土壤相对年龄可通过相关土壤属性体现出来,为定量研究土壤发生阈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刚刚  张东坡  袁大刚  张俊思 《土壤》2022,54(4):865-872
为了解岷江上游杂谷脑河谷的土壤发生特征及类型归属,以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杂谷脑河谷的8个典型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成土因素调查与土壤形态特征观测及室内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简称系统分类)与《中国土壤(1998)》(简称发生分类)鉴定其类型。研究表明,8个剖面均为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土壤色调为7.5YR和10YR,部分剖面表层明度和彩度均低于3.5,达到暗沃表层的颜色要求;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含量最高、砂粒次之、黏粒最低,质地为壤土或粉质壤土;土壤结构主要为亚角块状,部分剖面表层为团粒结构;部分剖面中具有腐殖质、黏粒胶膜及假菌丝体等新生体,形成黏化层和钙积层;均具石灰性,主要为碱性到强碱性反应;有机碳含量范围1.64~61.45 g/kg,部分剖面含量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具有均腐质特性;游离铁含量为10.78~19.57 g/kg,个别剖面B层均在14 g/kg以上,具有铁质特性;有效磷含量为1.2~43.1 mg/kg,个别符合肥熟表层和磷质耕作淀积层的有效磷含量要求。供试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于人为土、均腐...  相似文献   
17.
张毅  蔡艳  杨杰  张世熔  李婷  袁大刚  黄爱萍 《核农学报》2010,24(5):1038-1043
本文将熵权系数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对512汶川地震典型灾区——彭州市新黄村农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探讨了该区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震后人类活动分析其土壤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分布以2级水平为主,1级次之,3级最少,分别占区域面积的819%、167%和14%。震后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质量,其中以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和引入重金属物质而引起的土壤质量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以3 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叶片为试材,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 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 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 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 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 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 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 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表9 参8  相似文献   
19.
以川西名山县处于同一地形序列上的漂洗水稻土、黄壤和酸性紫色土3种主要茶园土壤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于春、夏、秋3个季节采样,对土壤pH、交换性酸含量、水解性酸含量、酸碱缓冲能力及石灰需要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3种茶园土壤pH均低于4.5,不适于无公害茶叶生产。交换性酸均以交换性铝为主,交换性铝含量和交换性酸含量均以漂洗水稻土的最低。水解性总酸度表现为酸性紫色土显著高于漂洗水稻土,酸性紫色土和漂洗水稻土的水解性总酸度与黄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漂洗水稻土以非交换性酸为主,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以交换性酸为主。2 3种茶园土壤交换性氢含量、交换性铝含量、交换性酸含量和水解性总酸度等指标由于地形条件、气候特征、茶树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活动等影响而总体上呈夏季低于春(秋)季的趋势变化。3 3种茶园土壤的酸碱缓冲曲线均呈"S"型,但土壤缓冲容量有差异,表现为酸性紫色土、黄壤、漂洗水稻土的缓冲能力依次减小。4 3种茶园土壤必须进行改良,但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石灰需要量有较大差异,建议将氯化钙交换–氢氧化钙滴定法得出的石灰需要量结合田间试验进行校正;若调节至同一pH,漂洗水稻土的石灰需要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川渝地区水土流失因素分析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宏观统计分析表明,川渝地区人为耕垦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坡土,其中6°~25°的坡土是主体,且大部分要继续耕种,并受水土流失和干旱双重威胁.据此,本区水土流失治理应以坡土及其集中分布的盆地紫色丘陵为重点,以治水为中心,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工程及兴修集雨蓄水工程等,按小流域合理配置生物(森林)、工程、土壤三大"水库",构建"三位一体"的综合拦洪保土和蓄水防旱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