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30篇
  61篇
综合类   55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Brandt点源入渗柱状流物理模型和非迭代的交替向隐式差分法与牛顿迭代法相结合的数值方法对杨陵黏壤土滴灌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同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小滴头流量条件下,数值模型能够精确地用于对滴灌入渗湿润锋、湿润体内含水率分布的模拟。由于本模型在对入渗边界条件的处理上忽略了地表积水的体积.在大流量条件下,地表积水区域大且其形成主要发生在入渗的开始阶段,导致该阶段数值模拟的湿润体内水量较实际值偏低25%。  相似文献   
22.
籽瓜节水高产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88 ̄1992年甘肃民勤县的田间试验资料,研究了籽瓜产量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了籽瓜的最佳耗水量与最佳灌溉定额。建立了籽瓜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及产量与各阶段耗水量的关系,分析了籽瓜高产的阶段耗水量,最后提出了民勤籽瓜节水高产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3.
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试验研究田间膜下滴灌棉花根际土壤的温度变化表明,覆膜能使土壤明显增温,温度梯度变化使地膜覆盖具有提墒作用。在一日内和棉花整个生育期的温度,膜中明显比膜边和垄沟都偏高,土壤浅层温度增加较快且变幅很大。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出现最高温度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变幅与深度可以拟合成指数函数关系,且膜中14∶00时两者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24.
间歇供水条件下点源入渗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间歇供水和连续供水方式下的杨凌粘壤土点源入渗进行了室内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间歇供水地表点源入渗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最大入渗距离与入渗时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在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大滴头流量(4L/h)间歇滴灌与小滴头流量(2L/h)连续滴灌相比较,间歇供水能有效增加水平湿润距离,同时垂向入渗距离降低15%;对应于同一灌水量,采用30min、60min和120min等3种间歇周期对点源入渗的水平和垂向入渗距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5.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因素较多;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也同诸多因素有关.以榆林市为例,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城镇分布、规模、产业模式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对增加用水需求、改变用水结构、加剧水体污染、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改变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互的影响作用,这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确保能源化工基地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前,测算农田蒸散的方法有许多种,但都难以准确地求出大面积范围内的平均蒸散.红外测温技术由蒸散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在对几种冠层温度——蒸散模型评述的基础上,由实测资料用Brown-Rosenbefg模型计算了冬小麦郁闭地面后的农田蒸散并与波文比方法计算的蒸散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用于计算作物郁闭地面后的农田蒸散.  相似文献   
27.
微灌毛管水力解析及优化设计的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微灌毛管水力学特性,应用遗传算法理论和方法,提出微灌毛管水力解析及设计的新方法,建立了两种典型毛管水力解析和设计的遗传算法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非均匀坡度、不等间距及不等流量灌水器的毛管解析和设计。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8.
ET_0的主因子和主成分神经网络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BP神经网络预测ET0的模型,将气象因子包括最高、最低和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提取主成分和主因子,分别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和主因子的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两种模型的训练和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选取湟水流域的乐都气象站2003年到2006年5月逐日的气象资料,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模型训练与预测。结果表明主成分神经网络训练和预测模型的精度都优于主因子神经网络模型。主要是由于两种模型选取输入层的因子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9.
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8--2009年度田间小区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调控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规律符合"慢一快一慢"的"S"型生长曲线,可以用Logistic曲线拟合;且水分调控对籽粒灌浆参数有不同程度地影响,进而对粒重有重大影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冬小麦灌浆起步时间愈早,达到峰值的时间愈快.而在孕穗、抽穗和灌浆期任一期内缺水处理都会缩短小麦灌浆持续时间,减少穗粒数,也降低粒重,最终影响产量.因此在冬小麦拔节期可允许轻度的水分胁迫,而灌浆期则应尽量避免任何程度的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30.
利用无定河流域14个气象台站1970-2004年的4-9月的降水资料,应用负轮理论对流域气象干旱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无定河流域各站丰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少水状态的频率出现最多;流域负轮周期以3、4年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