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林业   430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293篇
  287篇
综合类   2137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1219篇
园艺   460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巴单四号是巴盟农研所玉米课题组于1993年杂交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1995年经所内单交种鉴定试验,产量居参试组合第二位,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1998~2001年参加巴盟区试;2001年参加内蒙玉米预备试验。经过几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是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株型紧凑、单秆大穗型、中晚熟优良杂交种。1产量表现(1)所内试验:1995年参加所内新组合鉴定,试验产量16410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31.3%;1997~2001年参加本所品种产比试验,5年平均产量13228.5kg/hm2,比对照中单二号增产15.8%。(2)巴盟区试:1998年全盟4点汇总平…  相似文献   
992.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影响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开始于1982年的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1982—2011年)特征。29年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能提高水稻产量,培肥地力。长期施用化肥(NPK)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稻谷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等氮投入情况下,增施化学磷肥的增产效应要高于化学钾肥,且早稻表现尤为明显;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对稻谷产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水稻产量差异越显著。各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增加速率表现为慢-快-慢三个阶段,有机肥的施用相较单施化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p0.05)。土壤有效磷的累积主要与化学磷肥的施用有关,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历年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为:NPKM、NPM、PKMNPKM、NKM(p0.01);土壤速效钾以有机肥和化学钾肥配施的处理(NPKM、NKM、PKM)增加最快,单施化学肥料的处理(NPK)增加最慢。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素出现盈余,但NPKM处理相比其他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盈余量;各处理土壤中钾素均表现为亏缺状态,红壤性水稻田至少每年应补充投入钾素200 kg hm-2才能基本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993.
氟胁迫对茶树氟吸收累积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井43茶树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氟(F)胁迫对茶树叶片的抗氧化能力、膜脂过氧化以及茶树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胁迫促使茶树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保持相对稳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氟胁迫下茶树的H202、丙二醛(MDA)以及脯氨酸(Pro)含量升高。茶树根部和地上部分氟含量均随着氟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器官的氟含量(Y)与氟添加浓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说明茶树对氟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低浓度氟胁迫可以有效刺激茶树体内抗氧化酶活力,而高浓度氟胁迫下茶树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不能清除过多的活性氧化物。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生物炭输入对砾石土水分养分保蓄及酿酒葡萄产量品质的调节作用,在贺兰山东麓开展了2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用量生物炭输入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物学响应。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升高,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结构明显改善;生物炭施用量6000 kg/hm~2以上,可显著提高土壤0~80 cm土体贮水量超过30%,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并且显著促进酿酒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优化了果穗长,进而提高了葡萄产量,改善了葡萄品质,基于理论产量模拟最佳生物炭输入量为7260 kg/hm~2。因此,贺兰山东麓砾石土酿酒葡萄园,在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补施生物炭7260 kg/hm~2可快速构建土体,保蓄土壤水分养分,有利于推进酿酒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在连续土壤水分变化过程中盆栽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y2年生扦插苗的土壤水势、叶片水势和蒸腾速率的日周期变化和连日变化过程.以期找出土壤水分条件对红叶石楠的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和土壤水势的持续下降.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日变化过程均呈V字型,于10:00—14:00达全天最低值,且波动幅度随水分胁迫加剧而加大:日平均蒸腾速率随土壤水势下降逐渐下降。蒸腾速率日变化波动幅度逐渐减小,蒸腾速率高峰值出现时间逐渐提前.由开始胁迫的10:00(3.620mmol·m^-2·s^-1)提前到最后的8:00(0.952mmol·m^-2·s^-1)。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叶石楠的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势和叶片水势呈极显著(r=o.804^**)和显著(r=0.566^*)正相关。图3表1参19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野生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具有蛋白含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单株英数多等优点.自1978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野生大豆种质搜集考察以来,迄今已有整整30年.这30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中国野生大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中简要回顾了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的历史,并对最近10年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97.
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南永州市各地区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并对永州市各地区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计算,衡量了永州市农地非农化的空间效率。结果表明,以冷水滩区的比较优势最强,其农地非农化的空间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8.
日本农业产业化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得必由之路.借鉴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做法,可以得出相应的启示:要加快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农村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9.
五唇兰菌根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菌根技术在兰科植物保育中的应用,以野生五唇兰的内生菌根真菌和五唇兰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组培瓶苗和盆栽苗的菌根化研究。利用固体培养的菌丝体与五唇兰无菌组培苗进行共生培养,15 d后,根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成功侵染根,菌根化苗的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 %(对照为63.33 %)。种植90 d后各菌株处理苗的鲜样质量增长率均高于对照,其中F29菌株处理苗的鲜样质量增长率高于对照31.3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利用液体菌剂对盆栽苗进行菌根化培养。90 d后各菌株处理苗的成活率和鲜样质量增长率均高于对照,其中F29菌株处理比对照高出35 %,鲜样质量增长率高于对照高33.24 %。  相似文献   
1000.
在遥感图像软件ERDAS Imagine8.5/ArcviewGIS3.2的支持下,以福建省南山风景区两个时期(1988、2004年)的影像为基础数据,对影像进行配准、图像判读、目视解译和矢量化处理,得出各个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数据, 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对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研究景区各景观类型变化均较明显且复杂,达到稳定状态时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分别为4.1504(茶园)、400.3525(荒山荒地)、1395.1679(建筑)、94.8203(柳杉)、49.1661(毛竹)、337.777 5(农田)、61.2980(杉木×马尾松)、380.2391(水体)、299.4662(松杂)、173.9969(阔叶树)hm2.其中,茶园、荒山荒地、柳杉、毛竹等景观类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直至达到稳定状态;松杂景观仅在2018年前略有上升,随后即发生下降;建筑景观、水体面积比例始终处于上升状态;农田、杉木x马尾松和阔叶林景观则始终处于下降的趋势.由于建筑面积将大量增加,而森林景观面积则减少,景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应该从景观和生态角度出发对各景观斑块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