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0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水温从17℃突变为27℃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力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突变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己糖激酶活力逐渐增大,温度突变后3h达到最高,是温度突变前的2.54倍(P<0.05).随后,对虾己糖激酶的活力逐渐下降,72h酶活力基本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2)温度突变后1h,凡纳滨对虾丙酮酸激酶的活力降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大;6h达到最高,随后对虾丙酮酸激酶的活力逐渐下降并在72h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3)温度突变0.5h后,凡纳滨对虾肌肉中HSP70的表达量迅速升高,1h达到最高,与温度突变前差异显著(P<0.05),随后下降到比温度突变前稍高的水平并趋于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突然升高后,己糖激酶活力升高,随后恢复到起始水平;糖酵解过程先受到抑制,之后得以恢复;温度突变可导致凡纳滨对虾对环境的抗逆性提高.  相似文献   
72.
不同温度对草鱼C、N、P营养要素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祥宇  高勤峰  董双林 《水产学报》2013,37(10):1521-1526
模拟草鱼养殖周期内的温度波动范围,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草鱼C、N、P营养要素收支的影响。实验采用4个温度条件(15、18、24和30 ℃)培养草鱼,测定了不同温 度处理组内草鱼C、N、P营养要素的收支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草鱼C、N、P营养要素收支具有显著影响。15 ℃处理组中,草鱼摄食率、排氨率、排磷率和排粪 率分别为3.405 7、7.533 4、0.000 8和0.601 3 mg/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在24 ℃处理组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442 0、18.995 6、0.001 7和 1.647 0 mg/h。草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耗氧率和温度之间变化规律符合方程OR=0.005 9×T1.2532(R2=0.84)。15 ℃处 理组中,C、N、P营养要素的生长余力分别为1.064 9、0.126 4和0.018 8 mg/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在24 ℃处理组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02 8、0.397 1和 0.071 8 mg/h。15 ℃处理组中,C、N、P营养要素的吸收效率分别为81.38%、83.05%和80.30%,显著低于24和30 ℃处理组。  相似文献   
73.
渔业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了约1/3动物性蛋白质,为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我国已经开发利用了大部分适于水产养殖的水体(包括内陆)。综述了我国的水产养殖选址和养殖容量管理的现状。在我国,与水产养殖选址相关的因素包括当地陆地和水面的功能区域规划、水体和其他环境质量要求、对当地环境和社区福利的影响。目前国内存在的诸如超容量养殖、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恶化、内陆淡水养虾的快速扩张以及水产养殖相关法律执行的困境等,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分析了虚拟管理工具(如数据库、模型)和生态系统方法在我国水产方面的应用及相关因素。水产养殖结构中肉食性品种所占比例的连续增加,表明我国水产养殖净产出食物的能力正在变弱,而由水产养殖自身导致的环境压力正在增加。水域区划规划实施存在问题以及水产养殖废物排放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立法,是限制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合理选址和养殖容量管理的瓶颈,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不同循环投喂模式对半滑舌鳎的生长、体成分组成、代谢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其中包括5个处理:C(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持续投喂);S2F4组(饥饿2 d,投喂4 d);S4F8组(饥饿4 d,投喂8 d);S8F16组(饥饿8 d,投喂16 d);S12F24组(饥饿12 d,投喂24 d),实验时间72 d。结果表明,对照组的特定生长率(SGRw和SGRe)显著高于循环投喂各组(P<0.05)。对照组和S2F4组半滑舌鳎幼鱼的末体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对照组半滑舌鳎幼鱼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而能量消化率与S12F2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组(P<0.05)。S4F8组半滑舌鳎幼鱼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S12F24组(P<0.05),对照组饲料转化率低于S2F4组和S12F24组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半滑舌鳎幼鱼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体成分组成中,蛋白含量随饥饿、投喂周期的延长而下降,S2F4组和对照组半滑舌鳎的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S2F4组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较低。对照组的摄食能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S2F4组的呼吸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半滑舌鳎幼鱼在循环投喂模式下,具有较强的补偿生长能力,S2F4组具有完全补偿生长能力;在较长的周期性饥饿条件下,半滑舌鳎幼鱼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会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5.
桑沟湾养殖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通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20 0 2年 5月和 7月分 4个航次对桑沟湾养殖海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底质与间隙水营养盐(NH+ 4,NO- 3,NO- 2 ,PO3- 4)的分析 ,并使用Fick第一定理对该海区沉积物 海水界面营养盐的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 ,各站点间隙水三氮和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有较大的差异。用 4个航次的数据估算全年由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的NH+ 4的通量为 376 33μmol/m2 ·d ,NO- 3、NO- 2 和PO3- 4的通量分别是 33 0 2、6 4 1、10 .0 8μmol/m2 ·d。估算桑沟湾全年由沉积物扩散进入上覆水的总无机氮的量为 2 81 7t,可以满足该湾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需要的 2 8 73% ,释放的无机磷的总量为 4 16 2t,可以完全满足该湾全年浮游植物的需求。研究结果为桑沟湾海湾沉积物 海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通量建模提供了重要数据 ,结论可以运用到规模化养殖海湾养殖容纳量的进一步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76.
夜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的结构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夜蛾科(Noctuidae)是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中最大的一个科,全世界已知该科昆虫种类达25089种(统计至1985年),我国已经鉴定出2095种[1].夜蛾科昆虫大多是植食性,且多数又是暴食性,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因此,夜蛾科害虫一直是农林害虫防治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77.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 研究了温度突变(16℃←22℃→28℃)和非离子氨胁迫 (0.1 mg·L–1←0→0.5 mg·L–1), 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细胞色素C (cyt-C) 含量和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规律, 并与海水养殖条件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1) 温度突变5 d, 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cyt-C含量均显著高于突变前的水平(P<0.05)(2) 温度突变后, 淡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 (P<0.05), 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在低温突变后无显著变化 (P>0.05), 在高温突变后显著升高 (P<0.05); 淡水养殖对虾肝胰腺caspase-3活性在低温突变后显著升高 (P<0.05), 在高温突变后呈无规则波动, 海水养殖对虾肝胰腺caspase-3活性在温度突变后无显著变化 (P>0.05)(3) 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cyt-C0.1 mg·L–1非离子氨胁迫后显著升高(P<0.05)(), 而在0.5 mg·L–1非离子氨胁迫后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4) 0.1 mg·L–1非离子氨胁迫后, 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caspase-3活性均显著升高 (P<0.05); 0.5 mg·L–1非离子氨胁迫后, 淡水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先升高后显著降低, 而肝胰腺caspase-3活性则持续升高。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和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cyt-Ccaspase-3均有显著影响; 与海水养殖条件相比, 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cyt-Ccaspase-3受低温突变的影响更加显著, 而两种养殖条件对虾对非离子氨胁迫的响应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8.
对虾池封闭式三元综合养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法探讨以对虾为主的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 、罗非鱼( O.mossabicus×O.niloticus) 和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投饵混养的最佳结构及N、P 的利用率等,并比较其养殖效果。结果表明,对虾的成活率、规格和净产量分别为70 .74 ~81 .95 % 、9 .16 ~10 .21 g/ind 和485 .4 ~567 .6kg/hm2 ;罗非鱼的出塘规格和净产量为202 .4 ~242 .5 g/ind 和66 .9 ~191 .9 kg/hm2 ;缢蛏的出塘规格和净产量分别为5 .23 ~6 .12 g/ind 和140 .4 ~456 .5 kg/hm2 。最佳结构与放养个体数的配比为对虾7 .21 ind/m2( 体长2 cm 左右) 、罗非鱼( 体重150 g 左右)0 .08 ind/m 2 和缢蛏( 壳长3 cm 左右)14 ind/m2 组,其N、P的总利用率为23 .39 % 和14 .66 % 。  相似文献   
79.
贝藻混养生态系互利机制中的作用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拟养殖系统,在黄海水产研究所麦岛实验基地进行贝藻混养实验,选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中各生态因子在互利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对养殖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本实验条件(水温6~12℃,盐度32~33,光照1500-4500lx)下,各项作用因子对各养殖模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营养条件综合指数、生活条件综合指数、环境条件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可利用系数、浮游植物生产量、NH4 N、DO;作用因子限制性较强的模式中影响力从大到小为:营养条件综合指数、生活条件综合指数、浮游植物生产量、环境条件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可利用系数、NH4 N、DO。  相似文献   
80.
文章综述了目前对虾内陆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方式和发展现状,并对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内陆地下咸水的离子组成比例失调是目前对虾内陆养殖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文章详述了地下咸水的成因和分布,介绍了有关水体离子浓度和比值对对虾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现状。最后讨论了克服内陆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并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