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无病毒苗木,提高脱毒效率,开展了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将携带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斑点病毒(GFk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GLRaV-1)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GLRaV-2)的8个葡萄品种试管苗进行恒温热处理,对分离成活的62个茎尖进行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62个茎尖中,29个茎尖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葡萄斑点病毒、葡萄扇叶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2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81.8%、80.0%、78.1%、75.0%和61.5%。采用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脱毒效果,适用于葡萄无病毒原种母本树的培育。  相似文献   
22.
从2005年开始在涟水县公兴河沿线近2 000×667 m2(亩)水域进行河道龙虾河蟹生态增养殖试验,连续3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建立了葡萄病毒B的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技术。该技术标准曲线扩增效率102.4%,相关系数0.999,最低检测限达10-4倍稀释cDNA,灵敏度为常规RT-PCR的100倍。重复性试验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65%和0.02%~2.00%,表明检测稳定性好。该技术对田间葡萄样品检测适用范围广,对枝条和老叶柄检测效果最好,冬季枝条和春夏秋季所有老叶柄样品检出率均为100%,与常规RT-PCR检测结果一致。对于其他季节或部位样品,RT-qPCR检出率(43% ~74%)则普遍高于常规RT-PCR(5% ~71%),特别是春季样品和春夏秋季所有嫩叶样品,检出率比常规RT-PCR分别高31% 和38%。对来自我国13个省21个品种的52份田间葡萄样品检测结果表明, RT-qPCR共检测到6个样品为阳性,检出率11.5%,为常规RT-PCR(检出率5.8%)的2倍。  相似文献   
24.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辽宁桃树分离物全长基因组。用Vector NTI Advance 11软件进行基因组结构注释。用SDTv.1.0软件分析该分离物与Gen Bank中公布的其他PNRSV分离物间的核酸一致性,并用MEGA5.0软件和RDP3软件对各PNRSV分离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重组分析。结果显示:PNRSV辽宁桃树分离物基因组由3条正义单链RNA组成。RNA1由3 332个核苷酸构成,具有一个开放阅读框(nt 30~3 167),编码一个约117.0k D的复制酶相关蛋白P1。RNA2由2 591个核苷酸构成,具有一个开放阅读框(nt 27~2 426),编码一个约99.0 k D的复制酶相关蛋白P2。RNA3由1 943个核苷酸构成,具有两个互不重叠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一个运动蛋白(nt 175~1 026)和一个外壳蛋白(nt 1 100~1 774),这两个开放阅读框的间隔区为73个核苷酸。PNRSV辽宁桃树分离物的RNA1、RNA2和RNA3与其他已经公布的PNRSV分离物间,核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1.8%~98.8%,93.3%~99.2%和87.7%~99.0%。基于RNA1、RNA2和RNA3全长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别将已报道的PNRSV分离物划分为3个、2个和3个组,PNRSV辽宁桃树分离物分别属于RNA1Ⅰ组、RNA2Ⅰ组和PV96组。基于RNA1、RNA2和RNA3全长序列进行的重组分析表明各PNRSV分离物基因组间不存在重组。PNRSV辽宁桃树分离物基因组序列是世界首个来源于桃树的PV96组基因组序列。  相似文献   
25.
葡萄抗病毒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已发现63 种病毒侵染葡萄。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控葡萄病毒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葡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方法及影响因素、葡萄抗病毒转基因研究进展,以及转基因植株检测、抗性评价和抗性机理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6.
中国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马铃薯不仅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特别是随着现代加工业的发展,其应用将更加广阔。目前,马铃薯消费主要包括种薯、食用鲜薯和加工原料薯等三大市场。近年,随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马铃薯食品特别是休闲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大,再者因国内工业、轻工业的发展和需求.  相似文献   
27.
以感染不同种类和数量病毒的富嘎、维纳斯黄金、新2001富士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分别采用热处理(36℃)和热处理结合化学处理(36℃+25μg/mL病毒醚)脱毒。处理过程中,维纳斯黄金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富嘎耐热性较差,处理结束时,新2001富士2组脱毒处理植株株高和增殖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植株。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分析发现,维纳斯黄金平均成活率最高,为83.2%,富嘎和新2001富士的差别不大,分别为64.0%和59.2%。采用RT-PCR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富嘎、维纳斯黄金的脱毒率较高,分别为94.7%、88.9%;新2001富士的较低,为46.2%;ACLSV、ASGV和ASPV的平均脱除率分别为56.1%、41.0%和63.9%。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病毒的脱除效率发现,苹果病毒的脱除效率与病毒的数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与病毒的种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8.
采用RT-PCR对辽西地区采集的45份核果叶片样品进行了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的鉴定,其中9份样品为阳性。以阳性样品总RNA为模板,克隆了PNRSV基因组RNA3近全长序列。序列长度在1 612~1 619 bp之间,一致性为93.8%~100%。以本研究获得的9个和Gen Bank登录的42个PNRSV近全长RNA3序列为基础,截取cp基因、mp基因和近全长RNA3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三者结果一致:均可将51个PNRSV分离物分为4个组,即PV32、PV96、PE5和本文报道的一个新的PNRSV组,9个辽西分离物分别属于PV32组或PV96组。本研究明确了我国辽西地区PNRSV的遗传多样性,证明了PNRSV基因组RNA3在研究PNRSV遗传多样性中的适用性,同时发现了一个新的PNRSV组,对于PNRSV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9.
综述了苹果、梨、柑橘、葡萄和香蕉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0.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苹果茎痘病毒Applestempittingvirus(ASPV)完整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纯化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其抗血清,并采用ACP-ELISA法测定其效价和应用PAS-ELISA法对其抗血清的有效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cp基因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与Anti-His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效价为1:800。PAS-ELISA检测结果显示,9个苹果样品中有8个样品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仅1个样品RT-PCR检测为阳性,而PAS-ELISA检测为阴性。表明所制备的抗血清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