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施肥对豫西旱地脱毒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甘薯长势较强,施肥处理每667m^2日增重茎叶最高达52kg,日增块根重达44kg. 栽后100-130d,为块根膨大盛期,增重占全生育期的44.7%,此期为田间管理的关键时间,施肥可显著提高预西丘陵旱地脱毒甘薯产量。其中,氮肥肥效明显优于钾肥,氮钾配合效优于单一施肥,平均增产35%,各处理相比,以每667m^2施纯N8kg,KO6.25kg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66.5%。 相似文献
22.
<正> 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栽培场所主要有民房、窑洞、地沟、塑料大棚和地下人防工事等。其中地沟菇房更具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保湿性能好,又可因地制宜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菇农所采用。但由于建窖时有的窖址选择不当,或进、排气道的设计不尽合理,或缺之相应的使用与管理技术等,而普遍存在着通风不良、不易协调通风与调温保湿之间的关系、常年利用率较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食用菌的丰产优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进行了两年多反复探索研究,设计出了 相似文献
23.
以洛阳、菏泽两地牡丹田园土为例,研究了牡丹生育期园田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表层容重为1.1—1.4g/cm~3,孔隙度47%—57%,质地轻壤—中壤,吸湿水含量17.4—45.3g/kg,,表土养分指数为13.85,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13g/kg、0.71g/kg、47mg/kg、17.4kg/mg和18lmg/kg,pH值7.25—8.58;并针对牡丹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项改土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24.
25.
由氧气、硝酸根、铁离子、硫酸根氧化甲烷、乙烷、丙烷和乙烯的16种自发反应,是通过不同状态活度(和或者参加反应的中间产物)来估算的。估算表明,即使在估氧活度(10~(-27)Pa)很低的情况下,这些碳氢化合物气体也都是不稳定的。PH7时,这几种碳氢化合物在NO_3~-和Fe~( 3)存在下,是不稳定的。即使这些物质活度很低(10~(-10)M)。在所有指定的条件下,可以证实CO_2比烃类更具稳定性。PH7时,SO_4~(-2)度为10~(-8)—10~(-10)M时,能够产生甲烷、乙烷、和丙烷,但不能产生乙烯。 相似文献
26.
1997-1998年在高水肥地进行了钾肥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速效钾245mg.kg^-1的土壤施钾增产不显著,含速效钾209mg.kg^-1的土壤施钾达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施钾后,小麦植株干重,吸钾强度,吸钾数量明显提高。适宜施肥量(K2O)7.5-10kg/667m^2,增产幅度18%-25%。 相似文献
27.
本文针对半地下式菇房目前普遍存在的通风不良等问题,结合我国北中部地区的气候特点,运用气象学热力、动力环流原理,在反复探索的基础上,就进、排气道的设计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即降低进、排气口位置、增设预风道、在排气筒侧壁上安装换气扇。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菇房内的通风问题,更好地协调了通风与保持适宜温、湿度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改进后的半地下式菇房,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多食用菌周年优质丰产对窑内小气候的要求,更适宜在北中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冬小麦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省永寿县和河南省洛阳市分别设置了11和7处大田试验,分5层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并测定其起始硝态氮含量。永寿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硝态氮、铵态氮品种、硝态氮与铵态氮2∶1组合各2个处理;洛阳试验设6个处理(硝态氮肥只有1个品种),施氮处理均施N 150 kg hm-2,研究小麦对铵态氮和硝态氮肥响应的差异及其与不同深度土层硝态氮累积量的关系。试验表明,同一形态不同氮肥品种之间的增产差异显著低于不同形态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形态氮肥的小麦产量、增产量和增产率的平均值,硝态氮肥最高,硝态氮、铵态氮组合次之,铵态氮最低。氮肥增产量和增产率随土壤累积硝态氮量增加而显著下降;累积量越低,氮肥增产效果越突出,硝态氮的效果也越显著。由此可见,土壤累积的硝态氮量是决定氮肥肥效的主要因子,也是决定不同形态氮素效果的主要因子。只有在硝态氮累积量低的土壤上,氮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硝态氮也才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9.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豫西褐土区研究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增产幅度为 6 .9%~ 2 5 .4 %;施用 0~ 112 .5 kg/ hm2 K2 O和质量分数为 0~ 0 .3%的 Mn SO4 ,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随钾、锰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钾、锰肥的合理施用量为每公倾施钾 (K2 O) 75 kg,同时配合叶面喷施质量分数为 0 .2 %~ 0 .3%的锰肥 (分拔节期和灌浆初期 2次喷施 ,每次喷施液为 75 0 kg/ hm2 )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