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一、前言杂草在稻谷生产中的为害性很大,特别是在我国东北寒地稻作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严重,因为草为害而造成减产的情况时有所闻。因此,如此及时而彻底地防除稻田杂草是生产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在稻田化学除莠方面进行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58年黑龙江省各地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32.
生物工程技术在化学除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工程技术在化学除草中的应用●东北农业大学苏少泉70年代中期,生物科学发生了革命,1973年第1次应用载体进行了Escherichiacoli的DNA分子重组,利用质粒将DNA导入活细胞中进行基因克隆、分离、提纯并测定DNA顺序;进而,在植物分子...  相似文献   
33.
1马铃薯生产状况马铃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蔬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的重要生产国家,特别是近年来种植面积与产量显著增加,如1961~2002年世界马铃薯产量仅增加13.8%,而我国则增加4倍以上,从1291万t增至6660万t;1961年我国马铃薯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4.8%,2002年增至21.0%;199  相似文献   
34.
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种植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遗传工程的显著成就是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进行表达以改进作物性状:在此领域最突出的是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与推广.它已经并将继续引起杂草防治的变化以及除草剂使用、销售及新品种开发。抗除草剂大豆在抗除草剂作物中是种植最早、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相似文献   
35.
磺酰脲类除草剂作用特性与使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少泉 《世界农业》1992,(9):27-29,48
从1978年发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以后,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与关注,把除草剂品种的筛选与开发推向空前的“超高效阶段”,这是数十年来除草剂研究领域中的历史性突破,而磺酰脲类化合物也迅速成为农药工业历史中最大的除草剂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仅10余年间已开发出近20个品种,并迅速用于农业生产,如美国1987年仅小麦田应用氯磺隆面积便超过250万公顷,这在除草剂的发展历史中是其它任何类化合物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36.
抗草甘膦作物的创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草甘膦的靶标与作用机制草甘膦是世界上生产吨位数与销售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除草剂品种,没有任何一种除草剂能像草甘膦这样成功,它是80年代早期第一个销售值超过10亿美元的农药。目前,全世界年销售20亿美元,1995年用药量约67100t工业原酸,年产1000t原酸的单位超过20家,孟山都是草甘膦的发明者与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公司。草甘膦作为一种广谱、传导性除草剂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外,还可用作小麦、大豆、玉米、油菜等作物的催熟干燥剂以及甘蔗收获前的增糖剂,并抑制禾本科牧草剪股颖(Agrostisstolonifera)抽穗及降低顶端休眠,从而提高其可…  相似文献   
37.
偶然的发现 种田必除草,但是,应用化学药剂以达到“斩尽杀绝”的目的在过去却是不可思议的。十九世纪末期,欧洲葡萄露菌病大发生,在防治此种病害时,偶然发现喷到附近禾谷物田中的波尔多液能够伤害一些十字花科杂草而不危害作物。进而1895年在法国、德国与美国同时发现硫酸铜的选择除草作用,这就是农田化学除草的开端。在此阶段,曾经试验了许多化合物,如硫酸铁、盐酸、硫酸、硝酸以及化学肥料——石灰氮、硫酸铵、硝酸钠、钾盐美矾等,但由于这些无机化合物的选择性很差、杀草谱窄、用量大、成本高,故迄今未大量应用,但却开辟了化学除草这一途径。  相似文献   
38.
农得时活性与在稻田中降解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ctivity and kinetics of Londax in the paddy field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degradation of Londax was fast at initial period. The half-time were about 3-5 days and 11-15 days in water and soil respectively. Activity of Londax we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and temperature of water. Activity of Londax varied in different water resources, the sequence of activity of Londax were in underground water>river water>distilled water.  相似文献   
39.
40.
东南亚国家稻田杂草防治东北农业大学苏少泉一、水稻栽培方式变化与杂草演变水稻栽培方式显著影响杂草种类、发生及群落组成。最近10余年来,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除草剂广泛应用,以及引入矮秆早熟品种,东南亚各国如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