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5%茚虫威(SC)2000、3000、4000倍液,可有效地控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比10%吡虫啉高48.81%、47.58%、47.77%,经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该药剂在茶园中使用后对蜘蛛等天敌昆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绿茶恒温烘干中水分与叶绿素的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绿茶恒温烘干过程中叶绿素与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烘干过程中,水分含量呈线性变化;叶绿素在烘干前期和后期表现为相对的高速降解,但叶绿素含量在烘干过程中(特别是中期)却呈现出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天岗玉芽     
“天岗玉芽”茶是重庆市茶叶研究所与重庆市荣昌县农业局共同创制的一只无公害名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平整均匀,芽头挺直饱满,色泽翠绿光润,汤色碧绿明亮,香气栗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完整。卫生指标优于无公害茶叶标准。荣获2003年第五届“中茶杯”高档名茶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不同茶树品种干旱胁迫下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基地种植的7个茶叶品种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及体内羟自由基含量的对比试验和动态分析,表明SOD和POD在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茶树体内羟自由基含量则随干旱胁迫的进程而增加。发现初始的SOD活性高和高温干旱胁迫诱导的SOD活性高的茶树品种,在轻度高温干旱胁迫下具有较低的POD活性,而在严重高温干旱胁迫下,则具有较高的POD活性,且体内的羟自由基含量相对其它品种较低;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5.
在茶叶生产中,采摘是一项颇费工时的劳动,它季节性强,劳动力投入多而相对集中。茶园的采摘用工一般要占茶园管理用工的 50%以上,且手工采摘粗放,工效低,劳动强度大。机械化采茶(机采)技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采茶工效,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发展茶园规模经营,并带动茶树修剪、施肥、耕作等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茶叶经营的规模效益。因此,实现茶叶机械化采摘,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随着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已日臻完善,一些采茶机具质量可靠,性能良好,型号较全,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中杀虫剂的残留和对动物的毒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选择高效、经济并与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农药防治茶园病虫已成为茶树植保的一种趋势。近年,笔者筛选了几种生物农药对茶园中常发性主要害虫(茶毛虫、茶跗线螨)进行了田间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工作,现将部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茶树扦插繁育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适宜西南茶区种植的名优绿茶良种早白尖5号、南江1号、渝茶一号为试验材料,按照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短穗扦插繁育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间发根能力强弱顺序为早白尖5号>南江1号>渝茶一号,茶苗出圃率顺序为早白尖5号>渝茶一号>南江1号。配套综合扦插技术早白尖5号宜采用扦插土消毒、苗床遮荫、促根剂处理插穗、地膜覆盖,南江1号宜采用扦插土消毒、苗床遮荫、覆盖50cm高的天膜,渝茶一号宜采用扦插土消毒、苗床遮荫、促根剂处理插穗。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统绿茶难于开拓新的市场 ,经济价值低 ,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只采春茶 ,夏、秋茶停采的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这种现象 ,笔者通过近 3年的试验 ,在传统绿茶加工的基础上稍作改进 ,即通过晒青、适度轻摇青 ,再杀青、揉捻、干燥的方法 ,研制出一种既有传统绿茶风格又具自然花香的特种绿茶。期望能引起消费者的青睐 ,扩大茶叶消费 ,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面就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作一介绍。1加工工艺1 .1 鲜叶原料。采摘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原料 ,即鲜叶原料应具一定成熟度。若鲜叶太粗老 ,成茶香气轻飘 ,味淡…  相似文献   
19.
20.
甜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茶 (RubussuavissimusS .Lee)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 ,主要生长在南亚热带。甜茶中的特殊成分———甜茶素结构与甜叶菊甙(Stevioside)基本一致 ,其甜度为砂糖的 3 0 0倍左右 ,具无毒、高甜度和低热性。甜茶鲜叶经晒干或烘干后可直接饮用 ,具清热、润肺、祛痰、止咳之功效。1 主要成分及用途1 .1主要成分  甜茶主要成分有甜茶素、多酚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甜茶素是甜茶的主要甜味物质 ,是一种低热值的非糖物质 ,占甜茶干叶的 1 .5%左右 ;多酚类是茶汤颜色的主要成分 ,其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