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多效唑(PP_(333))、萘乙酸(NAA)、助壮素(Pix)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或混合处理油菜种子,研究其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浓度在160mg/L以下时可提高发芽率.但在160 mg/L以上则随浓度提高出现抑制发芽现象;100-300mg/L的Pix、PP_(333)处理均降低发芽率,以PP_(333)处理抑制更明显;10~90mg/L NAA处理对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严重抑制根的生长:10~50mg/L的ABA处理油菜种子,不同浓度均抑制种子发芽,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50mg/L的GA_3与100mg/L的Pix等体积混合,有促进油菜种子发芽效应.  相似文献   
32.
研究表明,黄麻土工布减少坡面径流和土壤侵蚀效果十分显著; 其自然纤维特性可调节改善土壤温、湿度条件,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黄麻土工布覆盖及降解,减少了土壤粘粒流失,具有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肥力的作用,因此黄麻土工布是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优良水土保持材料。本文还对土工布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33.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油菜冠层营养信息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监测油菜长相长势的可行性,在大田自然条件下,用数码相机构建了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分割图像,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用颜色值监测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碳氮比值的最优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自然光照条件下,用数码相机采集油菜图像,监测冠层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碳氮比等生理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农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处理(物理、化学、生物农药、种子引发、种子包衣及丸粒化等)方法的特点和原理,主要将种子处理方法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对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供试品种“细叶绿”在1000—2500蔸/亩种植密度下,随密度增加,叶片的比叶重增加,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三季麻的生育后期都表现比较明显,高密度群体在光合速率日变化中具有优势。三季麻的单茎干物质积累分别表现出对数增长、直线增长、抛物线增长。收获时的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叶占50%左右,茎占46—56%,其中皮骨几乎相当。三麻时生殖器官占4%左右。日照辐射强时,叶的分配率增加。在1000—2500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新麻园的纤维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细叶绿”品种的四种栽培密度的光合性状:1000蔸/亩头麻的有效分蘖时期最长,为27天,二、三麻较短,为16天左右。三季麻的叶面积均在黑杆始期出现高峰。在叶面积指数达到4以前,随叶面积的增长,群体对光的吸收能力迅速加大,距麻茎顶端10厘米处,叶群叶子分布最多。封行后冠层10厘米的光照强度降低39—89%。在高温高光强季节,高密度群体的下层光照强度常常可达光补偿点以上。  相似文献   
37.
“华苎3 号”是在新余麻与稀节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比对照细叶绿增产21 .44 % ,在区域试验中与高产对照品种华苎2 号产量相当;纤维品质优良, 年均纤维细度在2100 支以上, 且三季麻的纤维细度均达1800 支以上,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头, 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627 、1988 、2175 支,年均2263 支。在区域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492 、1984 和1944 支,平均2140 ;抗逆性强,对炭疽病亚免疫, 不感染花叶病, 抗旱耐渍,抗风性中等。  相似文献   
38.
苎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9.
在陡坡上种植植物,暴雨、大风、重力会引起土壤、养分和种子的流失,从而导致植被工程的彻底失败。黄麻土工布为黄红麻纤维制成的网眼结构重厚型织物,覆盖于坡面时,可十分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并为植物提供稳定生长的环境。丘陵坡地上种苎麻,不仅缓和粮棉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苎麻地下根蔸发达、茎叶高大茂盛、具有明显水土保持作用的优势。研究表明,天然纤维为原料的黄麻土工布具有保湿调温、改善土壤微环境的功能,对坡地新植苎麻的出苗成活、生长发育、群体冠层的快速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在25°粘红壤坡地上设置宽2m,长5m…  相似文献   
40.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渗透势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观察油菜种子的萌发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不同程度降低了油菜种子的萌发速率和出苗速率,-0.5~-1.0 MPa处理的最终发芽率随着渗透势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较对照降低了3.9%~86.9%,在-0.6~-1.0 MPa渗透势范围内不能成苗.试验7 d后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