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大豆田苗后施用噻吩磺隆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噻吩磺隆对后茬作物安全,且对卷茎蓼等杂草防效优良,但茎叶处理存在安全问题,因此,设置3个不同播期,在5个不同茎叶时期施用噻吩磺隆,研究其对杂草的防效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田茎叶期施用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随着气温的升高,对杂草防效提高,对大豆的安全性提高,在拱土期、真叶期、一片复叶期施药对大豆安全,两片复叶期施药对大豆相对安全。田间湿度过大、平均气温低于大豆活动温度、根腐病等导致的大豆苗弱,大豆三片复叶期等条件下施药对大豆不安全,甚至造成严重药害。  相似文献   
82.
基于物联网的小麦苗情诊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提高小麦生产调控管理水平,该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麦苗情远程诊断管理系统。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通过远程监控节点(站点)动态数据计算,并进一步融合小麦生理生态特性和作物气象灾害指标分析,可对小麦生产过程和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精准监测、快速诊断,做出综合分析结果和生产管理调优方案,并以文字描述、现场图片与视频、数据表格多种方式输出,用户可通过LED电子显示屏、计算机及智能移动终端等多种设备,便捷快速获得多源数据资源共享和决策支持服务。该系统目前已经在中国主要小麦产区陆续开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在提高小麦苗情的精准监测和智能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平时发动机在工作中出现不正常的声响,主要原因是内部相配机件磨损而松旷、修理质量不高、调整不当以及使用不当等造成。因此,应根据响声的不同,正确判断故障原因和部位,并及时作出处理,以免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  相似文献   
84.
旨在研究饲料中定期添加中药组方(益母草、当归、杜仲、女贞子、蒲公英等组成)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360只300日龄的新杨黑羽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预饲期1周,正式试验期90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饲喂含有1 000、500及250 mg/kg中药组方的基础饲粮。用药组连续饲喂添加中药组方的饲粮10 d,再饲喂基础饲粮20 d,如此循环重复至第90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正式试验期高剂量组(1 000 mg/kg饲料)在蛋壳强度、蛋黄比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方面均有显著提高(P<0.05),也显著降低了破蛋率、砂壳蛋率和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中剂量组(500 mg/kg饲料)在产蛋率、采食量、蛋壳强度、蛋黄重、蛋黄比例、血清CAT及血清SOD方面均有显著提高(P<0.05),并且显著降低了破蛋率、砂壳蛋率和血清MDA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定期添加该中药组方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氧化能力均有提...  相似文献   
85.
气象因子对黄淮麦区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熟期小麦幼穗发育时期与气象因子统计分析,得出结果表明:不同的气象因子对小麦幼穗发育的贡献不同,总体是负积温对小麦穗部发育贡献最大,积温、日照时数次之,降水贡献最小。相同的气象因子对不同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的影响也不一样。用得出的回归方程,能对3月下旬(低温敏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时期进行一定程度地预测。  相似文献   
86.
叶温是反映冬小麦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但获取麦田叶温动态变化过程及廓线分布存在着较大困难。本文以河南省商丘市为研究区,引入表达土壤-植被-大气能量传输的SHAW模型,对其进行本地化标定,在垂直方向上0~60cm高度以10cm为间隔进行分层,模拟冬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间的叶温时序曲线及廓线,并结合田间同期不同高度的叶温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AW模型可有效地用于麦田叶温时序曲线和廓线模拟,决定系数达0.8476,夜间模拟效果显著优于白天,决定系数分别为0.8622和0.7602。对叶温日平均值、最低值和最高值的分析表明,均方根误差范围为1.36~4.09℃,且最低温模拟效果最好,平均值次之,最高温误差最大。叶温廓线模拟分析表明,各高度决定系数均达到0.82以上,且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均方根误差范围为2.41~3.35℃,平均误差均小于0℃;叶温总体上呈现出夜间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白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针对目前基于计算机视觉估算冬小麦苗期长势参数存在易受噪声干扰且对人工特征依赖性较强的问题,该文综合运用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冬小麦苗期长势参数估算方法。以冬小麦苗期冠层可见光图像作为输入,构建了适用于冬小麦苗期长势参数估算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学习的方式建立冬小麦冠层可见光图像与长势参数的关系,实现了农田尺度冬小麦苗期冠层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 AGB)的准确估算。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采用以冠层覆盖率(canopy cover, CC)作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和以图像特征为输入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machinesregression,SVM)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决定系数(coefficientofdetermination,R2)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NRMSE)定量评价估算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表明:该方法估算准确率均优于对比方法,其中AGB估算结果的R2为0.7917,NRMSE为24.37%,LAI估算结果的R2为0.8256,NRMSE为23.33%。研究可为冬小麦苗期长势监测与田间精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冬小麦镇压防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表明,冬小麦拔节期前镇压能推迟节间伸长或延缓幼穗的发育进程,因此有躲避或减轻霜冻的作用。能实际使用的镇压时期为拔节期16d到拔节期,旺麦宜早,正常麦以晚一点为好。镇压后的头6d里植株因受伤而减弱抗霜力;6d以后抗霜力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9.
EMS诱导国麦301小麦突变体库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国麦301小麦种子,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旨在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育种准备基础材料。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及收获后进行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为6.398%;获得了幼苗、叶、茎、穗、熟期等的突变体769个,变异类型丰富。  相似文献   
90.
农田尺度下冬小麦晚霜冻害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揭示农田尺度下冬小麦晚霜冻害与产量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其空间差异性原因,为冻害风险早期预判及影响因子调控提供先验知识和依据。【方法】选择矮抗58冬小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4月发生的3次自然霜冻为契机,构建死穗率、残穗率、残穗指数和减产率等晚霜冻害评价指标。基于商丘市一农户麦田内100个采样点(以5 m间隔定点)的小麦产量、冻害考察以及土壤肥力测定数据,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地统计学、系统聚类、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对穗数、实际产量和晚霜冻害评价指标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探讨其与小麦发育进程、返青期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死穗率是影响穗数的关键因子,呈负效应。影响实际产量的因子是残穗指数、死穗率和残穗率,3个因子均呈负效应,值越大,实际产量越低,其中残穗指数的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453)。影响减产率的因子为死穗率、残穗率和残穗指数,3个因子均为正效应,值越大,减产率越高,其中死穗率的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626)。晚霜冻害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特性,冻害程度相近的样点在局域空间上呈集聚分布状态;在所有冻害评价指标中,减产率的空间集聚性最强(Moran’s I=0.5538)。冻害分区结果表明,随着冻害程度加深,穗数和实际产量显著降低(P<0.05);死穗率增幅最大(达271.3%),其次是残穗率和残穗指数(分别为36.4%和31.8%),它们共同成为导致减产率大幅攀升(增幅达132.1%)的因素;冻害程度最重的区域几乎连片分布,空间集聚性明显。小麦发育进程和返青期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明显,与晚霜冻害具有一定空间关联性。土壤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与冻害指标之间达显著负相关(P<0.05),随着前期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冻害程度呈加重趋势。前期持续干旱使得土壤含水量迅速下降,进一步加重了晚霜冻害的影响程度。【结论】在农田尺度下,晚霜冻害影响冬小麦穗数和实际产量的空间差异性明显,其空间分布与小麦发育进程和返青期土壤养分等因子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为在精细空间上进行冻害风险早期预判与因子调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