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74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68篇
  46篇
综合类   404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天津市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2.
考虑到云芝的特性及食用性,提出了从云芝培养到加工成浑浊汁的新方法。云芳的生产采用悬浮培养法,较春栽培法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制成的浑浊汁成品质量稳定,酸爽柔和,营养丰富,具有云芝独特的风味和药理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53.
西南贫困山区草业开发的扶贫效益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强  王培 《草业科学》1999,16(2):44-48
通过对中国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不同项目农户投入来源及构成的调查分析,表明草地畜牧业收入是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大力开发山区草业,发展草食家畜,是贫困农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4.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V4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生长及消化道黏膜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体重为(205.1±4.82)g的虹鳟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C0)和3种添加水平为5×10~6/5×10~7 CFU/g(T1),1.5×10~7/1.5×10~8 CFU/g(T3),2.5×10~7/2.5×10~8 CFU/g(T5)的复合菌剂(B.amyloliquefaciens V4/R.mucilaginosa),实验周期42 d。研究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虹鳟的生长及存活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T1比例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提高虹鳟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同时T1和T3比例添加显著降低虹鳟的死亡率(P0.05);对其消化道黏膜细菌群落16S r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指纹分析,结果表明:虹鳟胃黏膜和肠黏膜上微生物菌群种类存在差异;胃黏膜菌群DGGE图谱中分别检测到35.7±17.0(C0)、37.0±3.5(T1)、36.7±13.6(T3)、26.0±13.2(T5)条谱带,各处理组间谱带数目无显著差异(F=0.500,P=0.692),肠黏膜菌群DGGE图谱显示分别检测到23.3±5.8(C0)、22.3±3.2(T1)、16.7±8.0(T3)、24.7±7.4(T5)条谱带,各处理组间谱带数目也无显著差异(F=0.916,P=0.475);胃黏膜菌群多样性随着益生菌添加量增加,菌群多样性有升高趋势,但是在最高浓度组(T5)多样性降低,肠黏膜菌群多样性随着复合菌剂的添加,多样性指数持续降低,中浓度添加组(T3)多样性最低,但是随着添加浓度升高,呈现恢复和升高趋势(T5);基于所得PCR-DGGE指纹图谱中谱带丰度值数据的UPGMA聚类和PCA排序分析均显示胃黏膜微生物群落与肠黏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大致分为两个不同的分支,胃黏膜和肠黏膜微生物菌群并没有按照不同处理组而有显著分化。以上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红酵母复合添加能显著促进虹鳟的生长,提高存活率,外源益生菌添加对虹鳟消化道黏膜上优势菌群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并未对胃黏膜及肠黏膜菌群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也未显著改变虹鳟肠黏膜微生物菌群结构,高比例添加降低消化道黏膜细菌数量及多样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5.
竹子填料海水曝气生物滤器除氮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滤器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水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水溶性的氮化物.采用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在系统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h,水温为18~25 ℃,气水比为3∶1,初始C/N=3∶1,pH为8.05~8.53条件下,对竹子填料浸没式生物滤器的挂膜过程和稳定运行阶段系统去除氨氮的运行特性,以及挂膜过程中的硝化细菌群落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NH+4-N浓度条件下,采用竹子填料的生物滤器有较快的挂膜速度,挂膜成功后滤料表面上生长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的数量分别为4.5×105、1.5×105(光面)和1.1×106 CFU/ml(粗面).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氨氮去除效果,氨氮去除效率达到80%,出水浓度小于0.06 mg/L,满足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中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6.
4月中旬以来,在重庆市梁平县农村,时常可以看见由留守妇女组建的女子机插秧队在田间苦练插秧技能的情形,成为该县农村靓丽一景。  相似文献   
157.
第二课堂是高校育人的第二大载体,也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园林专业推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甘肃农业大学新农科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例,分析园林专业第二课堂的特点和优势,针对第二课堂开展支撑度不足、缺乏专职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指导不够及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师资和平台建设和建立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园林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改革及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园林人才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8.
<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毛蟹、河蟹、大闸蟹等,为我国重要经济蟹类。“六月黄”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6月份上市的中华绒螯蟹,此时的河蟹性腺尚未发育成熟,仍处于蜕壳生长阶段,但肝胰腺饱满,味道鲜美,故称为“六月黄”。多数“六月黄”雌、雄蟹品质有较明显的差异,均未达到成熟河蟹的品质[1]。且不同年份或来自不同地点的中华绒螯蟹,营养品质差异很大[2-3]。  相似文献   
159.
水合氧化铁是一种弱晶质三价铁氧化物,可用来减少稻田甲烷(CH4)的排放。采用水稻盆栽试验,研究水合氧化铁的提前施用对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氧化铁在水稻移栽前47 d施用,加Fe处理的全生育期CH4总排放通量比对照减少17.52%,其CH4减排效应仅出现于水稻生长后期。在移栽后第70天,加Fe处理的根孔隙度、根表铁膜含量和单株根表铁膜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稻根产CH4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因此,提前施用水合氧化铁能够通过促进植株介导的根表铁膜的形成抑制稻根的产CH4潜力,进而实现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CH4的减排。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氨气是畜禽养殖业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之一。为了获得用于治理畜禽粪便氨气污染的微生物,从发酵3 d的鸡粪中分离筛选高效氨氮降解菌,研究其对鸡粪的除氨效果。【方法】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对鸡粪中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进行连续10代的富集培养,将获得的富集培养液按10-1梯度稀释后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的单菌落接种至富集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定培养基中剩余的氨氮含量,比较各菌株之间的氨氮降解率,筛选出具有高效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研究不同温度(20℃、25℃、30℃、35℃、40℃)和pH(3.0、4.0、5.0、6.0、7.0、8.0、9.0)对菌株生长的影响,探索不同碳源(淀粉、甘露醇、柠檬酸钠、葡萄糖、乙酸钠、碳酸氢钠)、C/N(5、10、20、40)以及初始氨氮浓度(100、300、600、1 200mg·L-1)对菌株氨氮降解性能的影响。最后将得到的目标菌株制成菌悬液,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鸡粪中,同时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24 h、48 h、72 h和96 h,测定鸡粪的氨气散发量以及不同形态氮素的变化情况,评价目标菌株对鸡粪的除氨效果。【结果】通过富集培养,从鸡粪中共分离出15株能够降解氨氮的菌株,进一步筛选得到1株氨氮高效降解菌LSA,经鉴定为克柔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与Candida krusei isolate EM12(JF274497.1)的相似性达到99%,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KT025851。该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6-12h,可在pH 3-7,20-40℃条件下生长,能够分别利用葡萄糖、乙酸钠、淀粉、柠檬酸钠、甘露醇作为碳源,不能利用无机碳,当培养基的C/N为20时氨氮去除效果最佳。随着培养基中初始氨氮浓度的升高,菌株LSA对氨氮的降解率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氨氮降解速率则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呈现升高趋势。当氨氮初始浓度为327.20mg·L-1时,60h内菌株LSA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1.88%,菌体含量为OD600 2.45;当氨氮初始浓度为1 105.26mg·L-1时,96h内菌株LSA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57.44%,菌体含量达到OD600 2.96。将其接种到鸡粪中可以显著降低鸡粪中氨氮的含量,最高可降低22.30%;减少粪中氨气的挥发量,最高可降低15.92%;增加粪便总氮含量;降低粪便氨氮占总氮的比重。【结论】克柔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LSA菌株具有高效氨氮降解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可有效减少鸡粪中的氨氮含量,降低氨气的挥发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