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7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为了评价黄芩多糖的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将40只(雌雄各半)SPF小鼠随机均分为高(5 000 mg/kg)、中(2 500 mg/kg)、低(1 25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按体重0.1 mL/10 g灌胃纯化水),每天灌胃2次,连续9 d,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及采食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40只(雌雄各半)小鼠随机均分为高(2/25 LD50)、中(1/25 LD50)、低(1/50 LD50)剂量组和对照组(按体重0.1 mL/10 g灌胃纯化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35 d,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及采食量,最后1天采集小鼠血液及器官,计算脏器系数,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黄芩多糖经口给小鼠灌胃,LD50大于5 000 mg/kg。根据WTO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本药物属实际无毒。黄芩多糖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紫羊茅内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冷季型草坪草羊茅属的紫羊茅为材料,跟踪测定春、秋两季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春季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秋季逐渐升高.取材当日的气温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脯氨酸含量间相关表现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以评价因子图层叠加后生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在组件式GIS开发工具SuperMap软件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对象,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系统支持用户事先将不作评价的地物类型剔除,同时可以通过将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农作物生态指标库保存起来,从而使系统在用户的不断参与下更加方便实用.同时系统能够对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具有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方便及时地为地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合土壤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实践,对土壤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人工诱导四倍体毛泡桐保持多倍体特性情况及毛泡桐截干再生特性,笔者以5a生四倍体及二倍体毛泡桐截干再生苗为材料,对截干再生苗的倍性、出芽数、生长速率、叶片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毛泡桐截干再生苗能很好地保持其多倍体倍性,相对于二倍体来说,出芽数较少,生长较缓慢;气孔增大,气孔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N·P·K施用量对苦瓜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N、P、K施用量对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K施用量对苦瓜制种产量的影响呈正态分布;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制种获得较高产量的施肥水平为:尿素539.4~486.6 kg/hm2、过磷酸钙847.8~1 027.8kg/hm2、硫酸钾369.75~454.8 kg/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虫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罹病昆虫体表分离的虫生真菌Ekks1为供试菌种,对其进行形态鉴定;以ITS4和ITS5为引物,对Ekks1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和序列分析,并检测Ekks1对小菜蛾和豆蚜虫的杀虫效果。[结果]经形态鉴定,Ekks1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经PCR扩增,成功获得了Ekks1菌株的ITS1-5.8s-ITS5 rDNA序列,经分析,ITS1-5.8s-ITS5序列为555 bp,菌株Ekks1与GenBank中B.bassiana(EF672309)的同源性为99%;菌株Ekks1在孢子浓度为1.5×10^7个/ml时,感染8 d后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为76%,感染72 h后豆蚜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1%。[结论]Ekks1为白僵菌属真菌,其孢子浓度为1.5×10^7个/ml时,对小菜蛾和豆蚜虫均具有一定的致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蛹草拟青霉中虫草菌素的提取及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超声波法提取蛹草拟青霉中虫草菌素和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检测波长259 nm处,虫草菌素浓度为5.42~173.3μg/mL时,回归方程C=-1.2846 3.41192×10-5A,r=0.9996;平均回收率100.15%,RSD=0.54%(n=4);超声波法提取菌丝体中虫草菌素时,提取溶剂以水或低于20%浓度的乙醇溶液较好,提取时间30m in;用此法可测定不同蛹虫草菌株中虫草菌素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g2+和不同浓度的农药氯氰菊酯单独及联合作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和氯氰菊酯单独作用时,较低浓度的Hg2(小于5 μg/L)和氯氰菊酯(小于2 mg/L)对小球藻无明显抑制作用,但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且半效应浓度(EC50)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二者联合作用时,随着时间延长,EC50与污染物质单独作用时的趋势相同,EC50-24 h为2.366 mg/L,EC50-96h为1.711 mg/L,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并且根据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得出,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均表现拮抗作用,Hg2+与氯氰菊酯的同时存在降低了两者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生产中危害严重的3种蔬菜土传病原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建立三重PCR(triplex PCR)检测体系,为蔬菜土传真菌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与方法。【方法】 筛选3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组合,通过设定不同的PCR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次数以及延伸时间,探索影响三重PCR扩增的因素,建立蔬菜土传病原菌三重PCR检测体系,并对体系灵敏度进行检测。为了验证建立体系的稳定性,选择2×Taq Master PCR Mix(北京博迈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TaKaRa Taq酶(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个不同公司的试剂,分别利用C1000 Touch TM型(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与Aeris TM型(新加坡艺思高科技有限公司)热循环仪进行三重PCR反应,比较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对田间采集的35份病害样本和149份土壤样本,分别进行三重PCR和病原菌分离检测,以确定所建立得三重PCR检测体系的适用性。 【结果】 三重PCR反应体系中引物对AsAPH2B/AsPyF、FOF1/FOR1、VActF/VActR可分别扩增出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长度为163、328和530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反应体系(25 μL):0.12 μmol·L -1 AsAPH2B/AsPyF,0.16 μmol·L -1 FOF1/FOR1,0.24 μmol·L -1 VActF/VActR,2×Taq Master PCR Mix 12.5 μL,退火温度为60.8℃,35个循环。该体系对病原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 -1ng·μL -1,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尖镰孢和瓜果腐霉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 5、10 6个孢子/g土壤和10 -2mg菌丝/g土壤。分别采用2×Taq Master PCR Mix和TaKaRa Taq酶,利用C1000 Touch TM型和Aeris TM型热循环仪进行三重PCR,扩增结果一致,说明三重PCR体系检测稳定性好。对田间采集的病害和土壤样本进行检测,25份病害样本和71份土壤样本中检测出带菌,三重PCR检测与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一致。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三重PCR检测体系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田间病株及其根围土壤中的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为蔬菜土传病害的早期预防和流行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鲜烟不同采收成熟度和SPAD值与烤后烟叶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各部位不同鲜烟成熟度的SPAD值,并对相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效益、化学成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SPAD值随着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叶绿素测定仪检测的SPAD值能较好地指示烟叶成熟度,并可用于烟叶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