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96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37篇
  69篇
综合类   517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51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感染猪以发热和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病程短、病死率高。非洲猪瘟主要流行于非洲国家,随后相继传入西欧、南美洲、东欧,以及亚洲国家,对全球养猪业、食品安全和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危害和深远影响。现结合参考文献和我国非洲猪瘟发生、控制情况,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动力学、传播方式,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72.
对广西猪源I型副粘病毒F基因测序分析,为今后开展猪源副粘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有效防控副粘病毒感染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发表的相关禽副粘病毒I型(Avian paramyxovirus serotypeI,APMVx)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分别扩增出病毒各F基因片段,并将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纯化。测定得F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从猪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猪源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F基因112~117住裂解住点的氨基酸组成为R—R—Q-R—R-F,与强毒株DQ417113、AF458012的裂解位点一致。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标准强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5%和87.4%。猪源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为强毒株,属于基因I型是传统型毒株,广西地区禽I型副粘病毒宿主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973.
采用RAPD-PC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草鱼、赤眼鳟及其正、反交子一代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效率高、多态性高的有效引物,对4个群体共120尾个体样本进行扩增,获得115个基因位点,扩增产物大小集中在300~3 000 bp,草鱼、正交F_1、赤眼鳟和反交F_1多态位点率分别为85.22%、77.39%、80.87%和70.43%,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392 4、0.396 9、0.443 3和0.358 3。结果表明,赤眼鳟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正交F_1的遗传多样性优于草鱼,反交F_1的多样性最差。遗传同源性和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正交F_1和反交F_1与赤眼鳟的遗传关系更近。种群平均遗传分化指数为0.302 6,表明4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30.26%的变异来源于群体间。  相似文献   
974.
为全面了解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建立了兰州鲇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5%pH 6.5~6.8的高氯酸溶液提取,C18反相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处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黄河鲤(Cyrinus carpio)3种鱼类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灵敏度高,检出限为2.5×10-4g/kg;加标回收率≥94.0%;方法精密度好,RSD≤2.5%。兰州鲇、鲇和黄河鲤的肌苷酸含量分别为1.18 g/kg、0.733 g/kg和0.504 g/kg。  相似文献   
975.
为江西红壤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提供参考,对12个马铃薯品种(华薯2号、华薯3号、华薯11号、华薯1号、中薯5号、华薯4号、兴佳2号、中薯7号、华薯8号、华薯5号、费乌瑞它和华薯9号)在江西省南昌市种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表现进行比较,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薯5号产量最高,达33.58t/hm~2;中薯7号还原糖含量最低,为0.28%;华薯8号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2.6%、22.12%和17.06%;单株薯重与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还原糖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薯重与商品薯率、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不同指标,中薯7号和兴佳2号较适宜江西红壤区种植。  相似文献   
976.
低丘新垦耕地基础肥力低下,如何提升土壤有机质是其培肥的核心。为了解低丘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特点,通过系列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性状、有机物料类别、施石灰和水分管理等对施入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分解特点及其腐殖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丘新垦耕地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随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pH值的增加而下降,黏质土壤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壤质土壤。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周边多年培肥的熟土。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与土壤初始微生物生物量碳呈负相关。在新垦耕地中施用石灰石粉可促进土壤中有机物料的分解,降低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缺水和过多水条件下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均高于正常水分条件下。有机物料来源可明显影响其在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堆肥大于秸秆、绿肥;作物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施用生物质炭虽然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单施生物质炭不利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在新垦耕地上生物质炭应与其他有机物料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77.
新时期中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助力,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江苏省是数字农业的先行者,必须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契机,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美丽乡村顶层设计;夯实数字技术环境,引导村民全员参与建设;推广农业前沿技术,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发展;强化数字人才支撑,提高涉农主体数字素养4条路径高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78.
芜湖市烟草种植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芜湖市烟草种植区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化规律,运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芜湖市湾沚镇烟草种植基地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研究。共选取8个理化指标(pH、粒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钾)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6.4%的土壤样品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达到了高等级,平均值为0.86,位于较高和中等级别的土壤样品所占的比例均为12.7%,其IFI平均值为0.70和0.58,二者相差不大,基本上能够满足烟草生长所需的肥力。18.2%的土壤样品位于较低的等级,IFI平均值仅为0.52,需要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其综合肥力。  相似文献   
979.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秸秆气化的原理与过程,叙述了秸秆气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论述了秸秆气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80.
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是珍贵的野生绢丝昆虫资源。总结概述近10余年对栗蚕生物学性状、驯养技术以及蚕丝与蛹蛋白资源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栗蚕的生活史、形态等基础生物学性状,幼虫的食性、眠性以及卵的耐寒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等生理与生态学特性;适宜栗蚕人工放养的最佳饲料树种,栗蚕保种、暖种、收蚁、放养、防病、制种等驯养技术;栗蚕茧丝的荧光反射特性,蛹蛋白和丝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点,蛹体液活性物质的抗菌活力。上述研究为及时有效地抢救、保护和利用野生栗蚕资源提供了关键技术,而且对于将我国的特种绢丝昆虫资源优势转变为蚕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