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338篇
农学   299篇
基础科学   176篇
  237篇
综合类   1805篇
农作物   142篇
水产渔业   142篇
畜牧兽医   1003篇
园艺   430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1.
苹果IRAP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苹果逆转座子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影响苹果IRAP反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并优化了苹果IRA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优化的苹果IRAP分子标记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50ng、Mg2+2.5mmol·L-1、dNTPs0.2mmol·L-1、10×buffer2.5mmol·L-1、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4μmol·L-1。该体系在所试苹果品种中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扩增效果,并能鉴定部分芽变品种。  相似文献   
112.
双语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园艺学总论》作为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被南京农业大学列为双语教学试点课程。为此,结合教学实践,系统地探讨《园艺学总论》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材选择、教学过程以及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3.
根据“排水法”的原理,设计一种简易体积测量器,在装满已知密度溶液的容器中加入玉米子粒,称取排出液体的质量,可换算成子粒体积。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方便,效率高。结果表明,用测量器测得的钢珠体积与钢珠真实体积之间相对误差较小,能够满足测量所需要的准确度,测量器测量的钢珠体积和其真实体积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 1。利用24份体积有差异的玉米杂交种子粒各30粒进一步验证,简易体积测量器和量筒分别测得的每份玉米子粒体积接近,相对误差较小,相关系数达到0.998 1。新设计的子粒体积测量方法,不仅用于玉米子粒体积的测量,也可用于其他作物子粒体积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玉米(Zea mays L.)进行远缘杂交,通过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获得小麦单倍体胚,再经幼胚离体培养及染色体加倍诱导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是小麦单倍体育种的一种重要途径,用这种方法创建的DH群体是进行小麦分子标记研究和QTL分析的重要遗传材料。本文对DH群体创建过程中影响单倍体胚产生、单倍体及双单倍体植株形成等因素以及双单倍体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亲本选配原则、花期调节技术、2,4-D处理、玉米花粉和小麦柱头发育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对诱导单倍体胚效果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同时对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5.
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绘制芳樟醇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方程,确定水蒸气蒸馏过程中芳樟精油的释放规律;并结合石蜡制片技术观察芳樟叶片油细胞蒸馏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油释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15 min内精油释放量最大,随后开始迅速降低,芳樟精油在前30 min出油率高,占总出油量的95%。对芳樟叶片的切片分析结果显示,芳樟叶片油细胞主要分布于主叶脉的皮层和中柱。其中叶片中部主叶脉的油细胞含量最多,其次是基部主叶脉,尖部主叶脉最少。油细胞中精油的主要释放时间与精油释放曲线相对应。在精油释放过程中,各个组织中的油细胞基本同时释放精油,没有特定的释放顺序。  相似文献   
116.
为探明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品质差异,分析造成茶叶品质差异的原因,以649个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滋味物质和矿质元素测定。结果表明:获奖肉桂茶滋味物质含量比未入围肉桂茶丰富。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除K、Mg、Mn、Co外,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表明,品质指标对武夷肉桂茶等级间差异的总差异解释达到43.391%,矿质元素解释度仅有26.996%。热图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RA(特等奖)和RB(一等奖)在总黄酮、可溶性糖、茶多酚、咖啡因、EGCG、EGC、GC、GCG等指标显著积累,其酚氨比更高,RC(优质奖)和RD(未入围)在Mn和Mg有显著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等级与茶多酚、EGCG、酚氨比、咖啡碱、ECG、EGC呈显著正相关,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客观判别武夷肉桂茶的品质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利用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电镜观察、血清学测定、传播介体传毒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田间发生的玉米病毒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病毒病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山东株系(SCMV-SD)和玉米粗缩病毒(MDMV)。田间试验5种防治植物病毒病专用药剂对玉米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最高防效在60%左右。采用种植抗病品种、苗期拔除病苗、药剂拌种防虫和适期施用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防病效果达61.35%~85.75%,增产率6.25%~13.99%。  相似文献   
118.
针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问题,应用粗糙集理论对既有岩质边坡的失稳实例进行分析,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约简,抽取评价知识,建立了规则库。采用不精确推理和默认推理方法开发了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提出了待评对象与规则不完全匹配情况下的近似推理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并与模糊回归方法进行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9.
茭白黑粉菌营养菌丝的分离与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黑粉菌冬孢子通过单孢子分离所得菌株,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呈梭状,一般1~17个隔,于分隔处可产生1~2级分支或不分支,其上产生担孢子,两端尖锐或略钝圆,大小为1.5~6.0 μm×16.5~225.0 μm.这些形态特征与冬孢子在马铃薯液体中萌发形成的菌丝形态完全一致.此外,梭状菌丝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厚垣孢子,其萌发方式与冬孢子一致.由此,确证了梭状短菌丝是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的营养菌丝.  相似文献   
120.
秸秆生物反应堆与菌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微生物菌肥及两者配套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以及作物生长的长期影响,试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对照(CK,常规栽培),研究了菌肥(T1,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T2,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及2种措施配套处理(T3,秸秆(4 t/667 m2)+发酵沟菌剂(8 kg/667 m2)+微生物菌肥(4 kg/667 m2)+腐熟猪粪(600 kg/667 m2))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壤含水率;而菌肥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土壤含水率,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酸性和电导率(EC,electrical conductivity)值,缓冲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而单施菌肥对土壤酸碱性和EC值没有显著影响。2)秸秆生物反应堆(T2)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降低土壤中速效磷、钾的含量;微生物菌肥(T1)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量,而显著提升了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两种措施配套处理效果则更明显。3)菌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效率,而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对于一部分氨基酸、羧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物质的利用。而2种措施同时使用时,其促进和改善微生物碳代谢能力的作用则更加显著。4)各处理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年度番茄产量。综合考虑,认为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和菌肥配套处理(T3)能够更好的改善和修复日光温室连作土壤,增加作物产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