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25篇 |
免费 | 230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7篇 |
农学 | 239篇 |
基础科学 | 294篇 |
254篇 | |
综合类 | 1766篇 |
农作物 | 230篇 |
水产渔业 | 133篇 |
畜牧兽医 | 978篇 |
园艺 | 306篇 |
植物保护 | 2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3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83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75篇 |
2017年 | 118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226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233篇 |
2009年 | 220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176篇 |
2006年 | 150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38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126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5篇 |
1962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GIS的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山东省MODIS遥感影像,以监督分类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覆被分类,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评价信息,利用构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进行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优、良面积占总面积的61.1%,但同时存在环境污染、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生态环境较差、差的面积占16.2%。该研究探索了MODIS数据和GIS技术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2.
123.
[目的]研究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抗原表位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特点。[方法]以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鸡胚尿囊液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DV的VP2蛋白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VP2高变区部分片段,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中,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BL21,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一个504bp的扩增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GenBank中登录的IBDV的VP2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4%,说明各毒株间高变区基因序列保守性很高。[结论]法氏囊炎病毒毒株在两个大小亲水区内的氨基酸都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在不同年份、不同播期和不同日照长度下种植,使其处在不同的光温特别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发育,造成棉花现蕾期的变化.根据种质营养生长期天数、感温指数和对短日照的反应,可将种质划分成4种感温性类型:Ⅰ光温敏早中熟型、Ⅱ光温敏中迟熟型、Ⅲ温敏早中熟型、Ⅳ温敏中迟熟型. 相似文献
127.
根据对 2 0 0 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发现 ,中国长江流域早籼、中籼、晚籼、优质、普通品种的平均相对产量 (以对照品种绝对产量为 10 0 )分别是 99 9、 10 3 7、10 1 5、 10 2 2和 10 2 3,绝大部分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不够理想、处于中抗 -中感或更弱的水平 ,早籼、中籼和晚籼的优质品种比率分别是 0 0 %、 2 8 0 %、 17 9%。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 ,在保持适当有效穗数的前提下 ,每穗实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影响早籼、中籼、晚籼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分别是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及垩白度 ,影响高产 (增产、平产 )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是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8.
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和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农田面源污染的减控技术对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沟渠不仅兼具农田排水沟的过水功能,同时是有效消减面源污染且适合中国农情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该研究阐述了生态沟渠对农田面源污染的消减机理(底泥吸附及植物阻抗作用、植物/微生物吸收作用、降解去除作用);通过整理分析559组生态沟渠野外观测试验数据,剖析了污染物初始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植物种类、生物量这4个主要影响因子对农田排水中N、P及农药去除率的影响;进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多因子影响与N、P及农药去除率之间建立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随单一因子污染物初始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或生物量增大而增大,但与植物种类没有显著关系(P>0.05);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对总氮/总磷去除率的贡献大于生物量。农药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生物量增大而增大,随污染物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与植物种类没有显著关系(P>0.05)。研究可为生态沟渠的合理构建和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9.
为明确陕南地区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无公害的有效抑菌剂,以陕南山阳县、丹凤县、商州区等地采集的发病核桃果实及枝条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原菌进行了系统分离和壳聚糖抑菌试验。根据致病性测定、菌体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陕南核桃黑斑病病原进行鉴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下细菌受抑制的最低有效浓度。结果表明:陕南核桃黑斑病病原细菌为泛菌属的最后泛菌,可通过伤口侵染核桃的果实、嫩枝和叶片,发病时间短、致病性强;水溶性壳聚糖盐对该病原菌具有良好抑制效果,是防控核桃黑斑病的有效抑菌剂,对最后泛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壳聚糖盐酸盐3.5 g/L,壳聚糖乳酸盐0.5 g/L。 相似文献
130.
研究黑杨派无性系材性性状遗传变异,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其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和木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对河南省焦作8个黑杨派无性系试验林选取10年生样木(每个无性系5株)进行材性性状(解剖特性、物理性能、化学组成)测定,对18个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
除半纤维素外,其他17个材性性状在不同无性系间均差异极显著。18个材性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为0.49~0.93,其中,全干密度、基本密度、综纤维素、径向-细胞直径和径向-细胞腔径的重复力达0.8以上。无性系材性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均大于遗传变异系数,经主成分分析评选出中林46杨为主成分综合分值最高的无性系。
8个黑杨派无性系在18个材性性状上差异显著,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具备遗传改良的条件。无性系重复力存在径向差异,随着年轮的增大,物理性能变化幅度最小,全干密度和基本密度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