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2篇 |
免费 | 140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97篇 |
农学 | 278篇 |
基础科学 | 323篇 |
271篇 | |
综合类 | 2032篇 |
农作物 | 251篇 |
水产渔业 | 160篇 |
畜牧兽医 | 1121篇 |
园艺 | 377篇 |
植物保护 | 2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94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200篇 |
2018年 | 187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270篇 |
2013年 | 224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67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57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206篇 |
2006年 | 179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5篇 |
1962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原变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45只大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5只。以利血平(1mg/kg·d)复制大白鼠脾虚证模型,四君子汤辅助治疗,在实验进行至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捕杀各组大白鼠,取肝脏、肌肉组织,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在不同组间和不同实验阶段其中糖原的变化。结果,在第7天时,脾虚组和治疗组糖原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第14天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脾虚组和治疗组糖原含量显著升高,且脾虚组糖原含量较其它两组高,提示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原的变化可能是脾虚证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3.
54.
对我省流行的疑似猪病毒性腹泻进行了病原诊断,通过细菌培养、RNA电泳和电镜形态观察等辅助诊断和免疫萤光特异性诊断,确诊该病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混合感染,混合毒代号为TPV3。 相似文献
55.
56.
以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甘草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将64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预防组(低、中、高剂量)、模型组.模型组以56度白酒16 mL/kg灌胃,预防组和治疗组在酒精灌胃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低(4.8 g/kg)、中(9.6 g/kg)、高(16 g/kg)不同剂量甘草提取物灌胃,连续14 d,取血液和肝脏样品,测定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及血清乙醇脱氢酶(ADH)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血样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均不明显,中、高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GOT降低显著(P<0.05,P<0.01);低剂量治疗组(P<0.05)和其他给药组(P<0.01)均能显著降低GPT含量;中、高剂量治疗组(P<0.05)和低、中剂量预防组(P<0.05)与高剂量预防组(P<0.01)均能显著提升ADH含量;组织学观察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预防组能有效缓解和恢复肝损伤组织结构.提示甘草提取物对酒精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紫茎泽兰潜在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的生态适应性强,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杂草。研究紫茎泽兰的适生性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制定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将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与最大熵模型(MaxEnt)嵌套的方法,首先通过ENFA对环境因子进行降维,利用降维后的环境因子以及当前及A1b情景的未来气候数据,根据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紫茎泽兰的潜在分布,并使用ROC曲线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的分布区以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为主;未来A1b情景下,易入侵等级(入侵概率为0.6~1.0)的区域面积将会由当前的12.82 km2增加至2080s的21.30 km2,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西南方向移动61 km;而其中高入侵概率等级(入侵概率为0.8~1.0)的区域面积将由当前的0.42 km2增加至2080s的0.91 km2, 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东南方向移动178.66 km。根据当前及未来A1b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潜在分布情况,并根据不同入侵等级区域采取相应的防除治理措施,将对紫茎泽兰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蔡熙姮尹望汪凤莲王红梅周桂莲李勇贾友刚张遨然 《动物营养学报》2023,(10):6726-6736
本试验旨在研究5种益生菌对大鼠肠道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预防效果,以筛选出对ETEC产生的不良影响具有较好预防效果的益生菌株。将80只3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雌性健康大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空白对照组(CK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正常饮水,阳性对照组(AC组)在饮水中添加硫酸黏菌素(20 mg/L),试验1组(EG-1组)、试验2组(EG-2组)、试验3组(EG-3组)、试验4组(EG-4组)和试验5组(EG-5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唾液乳杆菌E33、贝莱斯芽孢杆菌F5001、戊糖片球菌9601、乳酸片球菌11403和植物乳杆菌B6401新鲜菌液(1×10^(7) CFU/mL);试验最后5 d,除CK组外,其他各组每只大鼠每天灌胃1 mL的ETEC菌液(1×10^(10) CFU/mL)进行攻毒,建立腹泻模型。预试期7 d,正试期20 d。结果表明:1)CK、AC及EG-4组大鼠存活率均为100%。2)EG-3和EG-1组平均日增重明显高于CK组,EG-3和EG-1组料重比明显低于CK组。3)NC组肝脏指数显著低于EG-4和EG-5组(P<0.05)。4)CK组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5)EG-4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NC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低于NC组(P<0.05)。6)EG-1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低于CK、NC、EG-2及EG-5组(P<0.05)。7)EG-1、EG-2、EG-3、EG-4和EG-5肝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高于CK组(P<0.01),EG-4组大鼠肝脏ALT活性显著高于AC组(P<0.05)。由此可见,唾液乳杆菌E33、贝莱斯芽孢杆菌F5001、戊糖片球菌9601、乳酸片球菌11403和植物乳杆菌B6401的添加对ETEC感染对大鼠造成的不良影响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中乳酸片球菌11403的预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