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为系统评价新型吡唑类杀虫剂HNPC-A8008对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作用方式及环境因素对其应用效能的影响,通过叶片夹毒法、点滴法和根部内吸法测定了其胃毒活性、触杀活性和内吸活性,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温度、龄期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对3龄粘虫幼虫的持效性,并应用浸渍法测定了其对粘虫卵的活性。结果表明,HNPC-A8008对粘虫表现出很好的胃毒毒力,且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但内吸活性较弱,药后24 h和72 h对粘虫触杀LD50和胃毒毒力LC50值分别为221.38μg/头和0.73 mg/L;2 000 mg/L浓度下,粘虫的内吸死亡率为56.67%;对1~4龄粘虫幼虫的的毒力分别为5.33、12.21、32.05和39.60 mg/L,对4龄的毒力最低;400 mg/L药液对粘虫卵的孵化抑制率为88.00%,初孵幼虫的死亡率为61.93%。温度对HNPC-A8008毒力发挥有显著影响,从15℃升至35℃,毒力增强了3.47倍,属正温度系数类杀虫剂。HNPC-A8008具有较长的持效期,药后0~14 d对3龄粘虫的LC50值在30.55~48.35 mg/L之间。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建设专项期间河北省燕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一圃三田”制的四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原种圃繁殖基地一一级种子田二级种子田—三级种子田),通过制定相关规程、品种区域化布局、种子清选加工机械化与“五结合”良种生产经营模式(科研单位+县原种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科技示范户/重点乡镇)建立技术保障体系,指导良种燕麦基地建设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规范化、运作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推动我国燕麦种业体系建设向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3.
含戊唑醇种衣剂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平皿、盆栽及田间试验确定 ,含戊唑醇种衣剂能显著抑制小麦纹枯菌生长 ,其EC50 为 1 .58mg/L ,联合毒力指数为 542 ,增效倍数为 1 5.7;对分蘖始期和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77.5%和 60 .6% ;麦种包衣处理后能促进麦苗分蘖 ,提高百株鲜重。  相似文献   
14.
明显的渗漏一般可在使用时目测发现。细小的裂纹不易发现时可用浸油法检查:先将缸体清洗干净,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我区第一大经济作物,既是当前我区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又是我区主要的养地作物之一。发展油菜生产,不仅能解决人们食油的需求,增加群众收入,且能为粮食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还能为牲畜提供良好的饲料,有利于发展农牧结合的农区畜牧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肥料对山药土壤生态特征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平遥山药产地进行了2种微生物肥料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料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其中0681微生物肥料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有一定减少,而且相对于常规施肥,该肥料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均有一定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土壤的持水、缓冲、保肥能力增强;通过对山药病情指数的调查比较发现,施用微生物肥料有利于减轻山药的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山西长山药主产地太谷、平遥和汾阳进行了生态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料三者按一个合理比例配施的生态配方肥,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炭疽病、叶斑病、红斑病等长山药主要病害的病情指数,并能明显地提高其产量。其中,以配施防病抗重茬菌系为主、营养菌系为辅的生态配方肥的施用效果更好一些,其既能有效地抑制长山药病情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其产量,生态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黑粒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特性。[方法]配制了黑小麦76、黑小麦18、96-45和line2204个黑粒小麦品种(系)与4个白粒小麦品种(系)9-231、宁春16、宁春17和新春22的正反交共8个杂交组合,观察了F1、F2、F3植株上籽粒颜色的表现,分析其粒色遗传。[结果]黑小麦76的黑粒性状表现母体遗传,均为不完全显性,黑粒性状受2对互补基因控制,F3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line220、96-45和黑小麦18籽粒黑色性状的遗传基因有2对,表现为独立遗传且有互补作用,F2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结论]可以通过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品种间杂交分别选育粒色不同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小黑麦抗旱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准确、全面评价小黑麦品种抗旱性,为选择抗旱小黑麦鉴定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20个小黑麦品种(系)的7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生育期和2个生理性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参试品种(系)H26,H03-7,05草鉴12的抗旱性与参考品种最为接近.[结论]H26,H03-7、05草鉴12抗旱性优于对照品种小黑麦3号,抗旱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白江涛  白建军  王磊  蒋之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72-20876,20895
[目的]比较4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插值效果,分析研究区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陕西省关中—陕南地区为例,采用该地区72个气象观测站点59年的降水量资料,结合GIS空间插值技术,以国际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站30 m×30 m网格DEM为基础,选取IDW、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协同克里金插值法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对关中—陕南地区72个观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并分区域随机选取其中10个站点的降水量数据对4种插值方法的插值效果进行检验,以此确定最佳插值方案,分析研究区域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顾及地形因素的协同克里金插值效果最佳,并能真实地反应研究区域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普通克里金法次之,反距离加权法和径向基函数法较差。对插值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显示,该研究区域降水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且降水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较大。[结论]顾及地形因素的协同克里金插值法效果最优,适用于该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