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揭示该螨在高温条件下的种群动态规律。【方法】柑橘全爪螨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在人工气候室饲养10代后用于试验,饲养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 h﹕10 h(L﹕D),寄主植物为盆栽柑橘苗。挑取雌成螨于离体柑橘叶片上,让其产卵12 h,然后移除雌成螨,收集的卵继续饲养至后若螨时,采用叶蝶法单头饲养到成螨。将雌成螨单头分别置于32、35、38及41℃恒温培养箱中热激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回上述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每个叶碟上再放1头雄成螨,每个处理至少设30个重复,以25℃为对照。每24 h观察、计数产卵情况,直至雌成螨死亡,测定高温及作用时间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及生殖的影响。利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平均数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 multiple range test(DMRT,P<0.05)。【结果】高温35及41℃分别胁迫柑橘全爪螨雌成螨1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10.1及8.2 d(P<0.001)。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影响加剧。38℃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9.6 d(P<0.01);41℃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5.0 d(P<0.001)。高温胁迫对雌成螨的生殖力也有明显影响,32、35、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1 h,每雌产卵量显著下降为38.4、37.5、43.5和40.2粒(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产卵量继续下降,38℃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为23.1粒(P<0.001),41℃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显著下降至7.8粒(P<0.001)。雌成螨分别在32、35、38及41℃下胁迫1 h,特定年龄存活率(lx)曲线均出现“平台期”,但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lx曲线“平台期”消失;且随着温度升高及胁迫时间的延长,lx曲线坡度变陡。特定年龄生殖力(mx)曲线显示,高温胁迫促使产卵高峰期提前,mx下降;高温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mx下降尤为明显。【结论】高温胁迫下,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缩短、lx下降、产卵数量减少及mx下降,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短时高温对雌成螨的存活和生殖有不利影响。夏季高温条件对柑橘全爪螨种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甜菜夜蛾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张彬  刘怀  王进军  周旭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27-433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作为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它的认识和相关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甜菜夜蛾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实验生态学、实验室饲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甜菜夜蛾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3.
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显著变化是二斑叶螨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为了揭示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抗性产生的解毒酶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方法分析二斑叶螨实验室敏感(SS)和田间种群(LZ-R、GN-R、WW-R、TS-R和LX-R)主要解毒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eome P450 monooxygenases, P450s) 及羧酸酯酶(carboxyl/cholinesterases, CCEs)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不同解毒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同。WW-R和TS-R种群中TuGSTd05以及LX-R种群中TuGSTd01和 TuGSTd06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为SS种群的1.42~2.34倍,而GN-R种群中TuGSTd04,LZ-R种群中TuGSTd05 和GSTd09表达量显著下调,为SS种群的0.41~0.70倍;P450s基因CYP406A1 和CYP4CL1表达量在LZ-R、GN-R以及WW-R种群中均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1.80~4.88倍,此外,CYP387A1在LZ-R种群中显著上调2.19倍,而在LX-R种群中显著下调0.42倍;CCEs基因TuCCE-35表达量在WW-R和TS-R种群中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2.82和3.09倍,而TuCCE-36基因在所有种群中的表达量均不显著。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中解毒酶基因GSTs、P450s 和CCEs的显著上调或下调可能与甲氰菊酯的抗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4.
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是昆虫体内代谢杀虫剂重要的水解酶之一。以重要储藏物害虫赤拟谷盗为供试对象,利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比较研究了PH3抗性与敏感品系成虫、幼虫、蛹阶段CarE的活力及动力学参数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供试虫态中,赤拟谷盗各品系成虫期的CarE比活力均最高。与敏感品系相比,赤拟谷盗2个PH3抗性品系CarE的活力及比活力均低于敏感品系。进一步的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各品系中,HSTC-R品系3个虫态的Km和Vmax值均最高,而HYTC-R品系的Km和Vmax值总体上也略高于敏感品系ABTC-S。Km在抗性品系中上升的事实表明CarE在抗性品系中结构发生了改变,这可能是该酶在抗性品系中水解能力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ED915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和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科企合作,共同研发选育出的玉米杂交种。ED915玉米杂交种是以PH6WC(选)为母本、以铁146001-1为父本组配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经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多年、多点试验示范,ED915表现出产量高、耐密性好、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笔者阐述了ED915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甜菜夜蛾却Spodoptera exigua(Hü 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t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多食性昆虫,据报道可取食35科108属138种植物,其中大田作物28种,蔬菜32种.甜菜夜蛾源于南亚地区,常年发生于亚热带地区,并经常在温带地区大发生.作为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它的认识和相关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甜菜夜蛾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实验生态学、实验室饲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甜菜夜蛾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7.
辐射对亚洲玉米螟体内几种水解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不同虫成3-4龄幼虫、1-2d龄蛹,当天羽化成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P)和碱性磷酸酯酶(AlP)的活力在不同^60Coγ辐照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不同虫态的CarE活力顺序为:幼虫  相似文献   
68.
储粮环境中书虱猖獗发生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近年来书虱逐渐成为储藏物环境中的优势害虫种群,严重危害储粮的品质.已引起粮食储运、植物检疫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书虱的主要类群及生物学特性,指出其大量发生的危害性,系统讨论了在储粮环境中书虱猖獗发生的因子,指出书虱的生殖潜力及高温和高温等是有利于书虱种群发展的生态因子,而在储粮过程中采用的不恰当的熏蒸和气调处理措施则是导致书虱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对氮肥不同施用方式下玉米产量和氮肥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肥基施和追施中,各施氮处理均较对照增产,但以施用尿素150kg/hm2产量最佳,且两施氮时期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基施和追施中,玉米籽粒产量氮反应指数、生物产量氮反应指数和氮肥农业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氮肥农业效率在各施氮量间的差异显著。因此,为达到较好增产效果应控制氮肥施用量,同时可以将氮肥以基施形式施入,从而减小玉米生产中工作量。  相似文献   
70.
甜菜夜蛾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明确甜菜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在人工气候室(26±1)℃恒温条件下,以专用人工饲料饲喂甜菜夜蛾,研究了甜菜夜蛾成虫的羽化、交配及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菜夜蛾蛹的性比为11.0430,羽化之后的成虫性比为11.0154;甜菜夜蛾羽化集中在化蛹后4~8 d,且化蛹具有显著的昼夜分布特点.夜间羽化数占总数的80%左右,其中000~800之间羽化数达一半以上;成虫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40~100min的发生概率占70.44%,85%以上的交配集中发生在夜间200~700;成虫主要在夜间产卵,其中在000~500时辰占65%以上.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甜菜夜蛾羽化、交配和产卵具有明显的生物节律,均表现出夜间特点,尤其是交配、产卵以000~600活动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