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产量指标及其结构、操作技术重点、育苗技术、插秧技术、本田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与优质超级稻品种龙粳21(龙花99-454)配套的栽培技术——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稻谷成熟度为目的,通过协调气候、土壤、栽培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水稻生长规律、影响因子及调控措施等共性技术,稳定产量构成因子、健壮植株群体素质,为实现寒地水稻稳产、高产、高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对‘定薯1号’品种产量、出苗率、单株薯重、商品薯率等的效应,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及计算机模拟寻优的方法,寻找‘定薯1号’适合种植在旱作农业生态区域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结果表明:产量高于13 957 kg/hm2的高产农艺组合方案有61套,各因子的取值范围分别为:密度39 235.98~66 272.22株/hm2,施N 96.41~236.22 kg/hm2,P2O5 38.60~94.46 kg/hm2,K2O 173.60~411.63 kg/hm2,N:P2O5:K2O约为2.4:1:4.9。  相似文献   
43.
彩色小麦花青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是全谷物产业化和营养主食化的理想载体。青研紫麦 1 号是由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紫粒小麦新品种,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 20226030。该品种以育种田边自由生长的籽粒较小、深紫的秃头紫麦为母本,以全国超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当家品种济麦 22 作父本,经系统选育而成。其早熟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水平高,粒色较深、布色均匀,既可以作为特殊用途小麦品种进行产业化开发,又可以作为优良亲本进行彩色小麦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44.
有机栽培条件下,2年内对7种有机栽培轮作方式进行试验种植,进一步进行产出、投入等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适于青岛地区推广的2种蔬菜有机栽培高效轮作方式:荷兰豆-菠菜-大葱-西兰花-生菜-胡萝卜和荷兰豆-菠菜-大葱-西兰花-生菜-马铃薯。  相似文献   
45.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2009年首次发生严重的河曲丝叶蜂灾情.为经济有效安全开展除治工作,作者研究了河曲丝叶蜂在庆阳县的发生规律并开展了防治试验.室内药剂对比试验结果: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000倍液、5%阿维菌素1 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1 500倍液和48%毒死蜱1 000倍液4种药剂施药20 h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野外防治试验表明:18%阿维·灭幼脲1 000倍液和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000倍液药效持久,为防治河曲丝叶蜂幼虫的首选.树干粘虫胶带粘杀和清耕树盘防治区域翌年虫口密度分别是未防治区域的79.42%和23.75%;蛹期清耕浅翻可有效控制害虫的繁衍危害.防治河曲丝叶蜂的最佳时期是幼虫孵化的盛末期和幼虫入土结茧的初冬.  相似文献   
46.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边陲省份,为高纬度寒地稻作区,这里年平均气温全国最低,无霜期全国最短,水稻生长季节里低温冷害及稻瘟病危害严重。同时黑龙江省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北方粳稻区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商品率最高以及商品量最大的省份,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生态优势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培育高产、优质、抗病及耐冷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可有效解决该稻区优良品种匮乏、抗灾能力差、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和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7.
寒地早粳花培培养基中铁的效应(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study, through vitro culturing anthers of 7 F1 progenies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on medium with different Fe2+ contents, it was found that Fe2+ content generated greater impacts on the induction rate and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if Fe2+ increased from 32 to 40 mg/kg, the induction rate of early Japonica rice anther culture in N6 culture media was more then 1.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N6 culture media containing 5.6 mg/kg Fe2+. In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induc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2+ content, while if the concentration was over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induction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2+, showing single peak distribution. When the Fe2+ was 40 mg/kg in differentiation medium,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decreased dramatically. The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s of callus which were induced on culture media containing 32-40 mg/kg Fe2+ were different, when they were cultured on MS culture media, and 85.7% materials could increase green plantlet productivity to about 7.8%. Therefore, increasing Fe2+in induction media properly could increase anther culture efficiency of early Japonica rice in cold region.  相似文献   
48.
采用正交设计,以青棉1号为试材,研究了密度、播期、有机肥三因素对棉花产量、产值和部分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籽棉的最高产量为4 678.9 kg/hm2,最高净产值为23 383元/hm2,其栽培方案为:密度为44 999株/hm2,播期为5月2日,有机肥用量为6 003 kg/hm2。各栽培因素对棉花可纺性指数有明显的影响,棉花最高可纺性指数为156,与产量和净产值的指标要求相一致。研究建立了三因素对棉花产量、净产值、断裂比强度、可纺性指数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单独或交互作用对各指标的影响,对指导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以青岛市目前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鲜食糯玉米杂交种垦粘1号为试材进行安全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播期推迟,糯玉米各生育阶段及生育期缩短;与早春保护地栽培相结合,鲜食糯玉米鲜穗收获期可自7月初到9月底持续近3个月;可将4月16日作为大田直播的最早期限,7月16日作为糯玉米大田直播安全播种的最后期限;可将3月20日视为双膜覆盖保护栽培的最早期限,不提倡生产中应用麦收前穴盘育苗、麦收后移栽大田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青花菜施用不同量的鸡粪、猪粪和牛粪的栽培试验表明,三种有机肥都能提高青菜花产量并改善其品质。从提高经济效益兼顾改善品质两方面考虑,以施猪粪7 500 kg/hm2的处理最好,其次是15 000 kg/hm2的处理,施猪粪和牛粪均为22 500 kg/hm2的处理居第三、四位。猪粪、牛粪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及改善青花菜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