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阿月浑子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层积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探讨阿月浑子直播、小营养钵移栽、大营养袋移栽3种建园方式对苗木生长及嫁接成园的影响,提出适合于南疆地区的阿月浑子快速建园方式和技术操作要点。结果表明,阿月浑子种子层积40d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延长层积时间能够促进未开裂种子开裂发芽。3种建园方式中,直播建园具有操作简便、建园成本低等优点。同时直播建园和小营养钵移栽建园方式的苗木成活率、嫁接成苗率都较大营养袋移栽建园方式更高。以阿月浑子快速建园为目标,实际生产中以直播建园为主,配合小营养钵移栽补苗的方式为最佳建园方式。  相似文献   
142.
在充分分析庆阳市畜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成就的基础上,剖析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渠道整合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加大从业人员科技培训,实施畜牧业科技创新工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拓宽产业发展平台;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确保畜产品安全等促进甘肃畜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3.
分析了植物篱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植物篱的生态价值,包括改善区域微环境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微地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同时介绍了植物篱的民族生态学价值,即不同民族对植物篱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4.
外源激素处理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使用PGF2α和GnRH对荷斯坦奶牛进行不同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结果表明: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提高了0.55分(P 0.05)和0.45分(P 0.05),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0.30分(P0.05)和0.45分(P0.05)。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和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的奶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90%,第1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5%、70%,比对照自然发情牛分别高25、30百分点。说明利用外源激素PGF2α和GnRH处理能促进奶牛卵巢和子宫复旧,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并提高奶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掌握光敏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在不同种植和收割方式下的经济效益,在陇东旱塬麦茬后用3种穴播方式(免耕露地、翻耕露地和翻耕覆膜)复种了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海牛、BJM和大卡),测定了各处理下刈割一茬和两茬的草产量,并比较分析了总投入、总收入、纯收益和产投比。结果表明,两种收割方式下,总收入、纯收益和产投比的穴播方式主效均呈显著差异(P0.05),且均以翻耕覆膜最高;品种和穴播方式互作不明显;刈割两茬,品种主效无显著差异,均以海牛最高;刈割一茬,品种主效有显著差异(P0.05),均以BJM最高。人工作业与机械作业相比:3种穴播方式的总投入在采用机械作业时均较人工作业低,机械作业的纯收益和产投比均较人工作业的高。刈割一茬和刈割两茬相比:刈割一茬的总收入、纯收益和产投比均明显高于刈割两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陇东旱塬地区麦茬后夏播高丹草的生产模式中,以选择BJM品种采用翻耕覆膜穴播,并利用机械刈割一茬(早霜前1周刈割)的生产方式经济效益为最优。  相似文献   
146.
为梨树白粉病抗病基因定位和筛选奠定基础,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法,调查‘早酥梨’ב黄冠梨’杂交F_1代215株实生树和‘锦丰梨’ב黄冠梨’杂交F_1代362株实生树的叶片白粉病发病情况,并分析两个黄冠梨杂交后代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调查区梨树白粉病发生较严重且均匀,感病对照‘苹果梨’两年感病指数分别为63.78和62.78,平均感病指数为63.28±0.71,经鉴定,梨树白粉病病原菌为梨球针壳(Phyllactinia pyri);调查发现,‘早酥梨’高感白粉病,‘锦丰梨’感白粉病,而‘黄冠梨’抗白粉病,‘早酥梨’ב黄冠梨’杂交F_1代白粉病发病率为100%,平均感病指数为23.59±3.03,低于中亲值,遗传传递力为59.78%,变异系数为92.31%;低于低亲值的实生树118株,占54.88%,抗病植株最多,占33.02%;‘锦丰梨’ב黄冠梨’杂交F_1代白粉病发病率为98.34%,平均感病指数为15.17±4.71,低于低亲值,遗传传递力为56.46%,变异系数达到111.16%,低低亲植株有257株,占70.99%,高抗植株最多,占41.71%。F_1代群体均表现出低亲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47.
梨SRAP体系的正交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RAP是一种基于PCR的新型分子标记,本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梨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s、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引物5个组分浓度进行优化。确定优化的反应体系为:Mg^2+浓度2.4mmol/L,dNTPs 200μmol/L,Taq DNA聚合酶1U,模板DNA 80ng,引物浓度0.2μmol/L,反应总体积25μl,同时对该优化体系的稳定性及在梨种间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48.
刺槐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及其建筑材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年生刺槐优良无性系区试林的15个无性系进行了格性遗传变异分析,遗传参数的估算,性状相关遗传力分析。且按照建筑材主要材性要求,对无性系的生长、材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皖8、鲁7等7个无性系为生长速度较快、材质优良的刺槐建筑材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9.
早金香梨抗黑星病鉴定及组织结构与抗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金香梨新品系进行了人工接种梨黑星病病菌试验,鉴定结果为早金香梨高抗梨黑星病,为以后梨抗病育种和资源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其叶片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早金香梨叶片的栅栏组织为2层、较厚,海绵组织致密,表皮蜡质也较厚,推断这些特性决定了黑星病菌分生孢子不易侵入叶片内部,起到了抵抗黑星病菌的作用,因而早金香梨不易感病,为梨抗黑星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0.
选取新疆阿拉尔市典型极端干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高光谱特征对土壤电导率进行反演。为了准确快速检测土壤电导率,通过获取南疆阿拉尔市红枣种植区土壤电导率和高光谱信息,在去包络线处理基础上,分别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特征波长,并建立特征波长与土壤电导率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使用均方根误差(RMSE)、决定系数(R2)以及相对分析误差(RPD)对不同处理方法的模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原始光谱直接使用相关性分析法的预测精度RMSE=0.85566,R2=0.7479,RPD=2.7569;通过去包络线处理使用相关性分析筛选特征波长后,模型的预测精度RMSE=0.44490,R2=0.9500,RPD=6.4510;基于原始光谱使用SPA选择特征波长后,模型的预测精度RMSE=0.31178,R2=0.9707,RPD=8.4445;通过去包络线处理使用SPA选择特征波长后,模型的预测精度RMSE=0.30173,R2=0.9764,RPD=9.3215。综上,说明SPA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征波长选择能力,基于去包络线处理+SPA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反演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好,可实现新疆阿拉尔地区土壤电导率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