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一、生扒块冻杂色蛤肉1.原贝冲洗:将当天捕捞的鲜活杂色蛤摊在水泥平台上,用海水将贝壳表面的污物冲洗干净,然后将碎贝、死贝、泥贝剔除干净,再按大、中、小初步分级。2.入池吐沙:评定杂色蛤肉质好坏,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2.
鲶鱼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鲶鱼Parasilurus asotus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为我国最常见(王以康,1958)鱼类。该鱼分布广,适应性强,是肉食性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北方常作为产妇的营养补品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目前市场上的鲶鱼主要来源于天然捕捞,供应不稳定,然而价格也高于鲤鱼等养殖鱼类。过去该鱼被视为养鱼敌害,但现已逐渐改变了这种观念,成为池塘的混养对象。在黑龙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拉萨河谷高寒湿地-拉鲁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评价等级和评价方法,对拉萨河谷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4年间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处于快速下降状态,2005~2010年间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呈波动趋势,生态系统处于临界健康状态,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影响比较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系统活力减弱,人为破坏、资源不合理开发等对生态压力较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究藏猪猪粪有机肥施用田间后对土壤中pH值及铜、锌、砷、铬和镉等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于个体农户中搜集藏猪猪粪,经厌氧发酵后配制成粪水作为有机肥料,以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百巴村农田周围土壤作为供试原始土壤,采用模拟试验方法,以0 cm、10 cm、20 cm、40 cm、80 cm、150 cm和300 cm处土层土壤为样本,测定施用藏猪猪粪有机肥30 d后土壤中pH值及铜、锌、砷、铬和镉等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藏猪猪粪后,土壤pH值显著提高,表明藏猪猪粪对改善土壤pH值,抑制土壤酸化或修复酸化土壤具有良好效果;施用藏猪猪粪后,土壤中铜、锌、砷、镉和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未见有显著变化,表明藏猪猪粪施用于田间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明显影响,藏猪猪粪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目前关于藏猪猪粪对土壤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填补了藏猪猪粪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的研究空白,同时也为西藏地区农牧民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合理利用藏猪猪粪有机肥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藏林芝直白旅游度假的规划是依据新的规划理念,根据地区资源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科学规划,最终使其成为林芝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本研究以林芝直白乡村旅游规划为基础,规划区由"一带、两片、放射组团"组成。该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有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素质,能够为周边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体验原生态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中国第一徒步线路"的派镇-墨脱徒步线,是西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芝地区旅游市场的名片。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文中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有关规定,对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游客满意度是反映森林公园竞争力以及游客需求的一项关键性指标。文章以巴松错生态旅游景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调查结果,为该森林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忠斌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0):187-192
摘 要:在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景区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大昭寺景区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评估体系,通过指标量化计算,得出该景区的承载力现状及其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景区空间是制约大昭寺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为大昭寺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30年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湿地时空变化,采用1990—2021年Landsat TM影像作为数据来源,应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计算法提取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各年份的湿地数据,分析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湿地时空分布、面积变化和形状变化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的时空变化受到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双重制约,高原湿地尤其容易受到人类活动扰动,随着人类区域经济开发活动强度的不断加深,高原湿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湿地形态变化明显,河流所占的比例减少,湖泊和滩涂比例上升,沼泽所占比例下降最为明显;湿地面积在近30年里呈现出波动上升,前20年湿地面积变化不明显,之后11年湿地呈现急剧增加状态。研究区湿地的空间变化以稳定型和增加型为主,其主要分布于流域河谷周边,这里人类活动相对较少,且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减少型主要分布于“一江两河”流域的河谷区域,这里往往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表明湿地总面积虽然不断增加,但是人类活动对局域湿地扰动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