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相当于臭氧层衰减5%、10%和20%的紫外线辐射量连续辐射粘虫2代,并比较2代粘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试验表明,紫外线辐射增强可显著增加粘虫的单雌产卵量,降低化蛹率、雌雄性比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水稻害虫灾变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是“八·五”、“九·五”( 1 991~ 2 0 0 0年 )以来辽宁省水稻害虫研究的综述。1 辽宁省水稻主要害虫及其成因概述在中国 ,以水稻为寄主的昆虫约 350种 ,具有经济意义的所谓害虫 60余种[1] 。历来认为 ,北方稻区 ,尤其是“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区”水稻虫害发生较轻 ,只有几种在局部有不同程度危害 ,文献记载及专题研究甚少[2 ,3] 。但是 ,专家预测认为 :旱地改水田等原因使稻作面积不断扩大 ,可能加重原有害虫 ,也可能引发新的害虫[4] 。直到1 0年前 ,有关北方水稻害虫情况还不甚明确。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 1 995年 ,涉及辽宁省水…  相似文献   
13.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努力加强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运用CAI课件、幻灯和系列电化教学片等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温室白粉虱对5种蔬菜的偏好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中一定的隔离条件下,测试了温室白粉虱对5种蔬菜的偏好性,结果表明,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对5种蔬菜植物的偏好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偏好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番茄、黄瓜、大葱和香菜.在菜豆上的卵和若虫的密度分别达10.61粒/cm2、10.22头/cm2,在大葱和香菜上未见产卵.本研究的结果为利用间作或轮作,种植温室白粉虱喜好或不喜好的寄主植物诱集和驱避其产卵,从而减轻为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氟吗啉对家蚕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安全性,研究了4种剂量(1.5、3.0、6.0、12.0 g/kg)氟吗啉对家蚕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后24 h,3.0 g/kg氟吗啉处理的家蚕体内MDA含量最低,为9.34 mol/L,12.0 g/kg剂量处理的MDA含量最高,为14.22 mol/L,各给药剂量组的MDA含量与空白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给药剂量组中,6.0 g/kg氟吗啉处理的家蚕体内CAT活力最低,为195.25 U/g,3.0 g/kg处理的CAT活力最高,为275.73 U/g,各给药剂量组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0 g/kg氟吗啉处理的家蚕体内SOD活力最低,为137.86 U/mg,3.0 g/kg处理的SOD活力最高,为159.51 U/mg。除6.0 g/kg氟吗啉处理外,其余剂量下SOD活力与空白对照差异均显著。饲料中氟吗啉剂量在3.0 g/kg以上时,随着剂量增加,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生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几种主要农作物对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在 25℃恒温条件下, 分别用大豆叶片、 玉米花丝、 玉米叶片、 水稻叶片、 棉花叶片、 马铃薯叶片和向日葵叶片等寄主组织饲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 观察其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和产卵情况。结果表明, 双斑长跗萤叶甲雌成虫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 雌成虫产卵比例、 产卵量等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供试寄主上雌成虫寿命和雌虫个体产卵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花丝、 棉花叶片、 大豆叶片、 马铃薯叶片、 玉米叶片、 向日葵叶片和水稻叶片; 产卵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棉花叶片、 玉米花丝、 大豆叶片、 向日葵叶片、 马铃薯叶片、 玉米叶片和水稻叶片; 产卵进度除取食马铃薯叶片表现为明显集中在前期外, 取食其余寄主组织的产卵进度均表现为相对均衡。在寄主玉米上, 取食雌穗花丝的产卵量显著高于玉米叶片。综合评价玉米、 大豆、 棉花和向日葵是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期较理想的寄主植物, 在农田生态系中是该害虫选择危害的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19.
桃小食心虫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苹果不同品种桃小食心虫危害的经济阈值,为合理制定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卵果率作为防治指标,对卵果率和苹果产量及产量损失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产量损失率(y)与卵果率(x)呈正相关,其线性回归式分别为:‘津青’,y=0.650 8x+2.091 6(R=0.994 06*);‘黄元帅’,y=2.099 5x+0.984 5(R=0.986 0*);‘乔纳金’,y=0.589 1x+2.373 3(R=0.910 9*)。[结论] 应综合有关因素确定不同品种苹果不同产量水平的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制定出相应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20.
以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为材料,分别采用CTAB法,冰KAc法,SDS-PK法和试剂盒法提取桃小食心虫的基因组DNA.通过电泳、紫外光谱分析和ISSR-PCR扩增等检测手段,比较分析了DNA纯度.结果表明:CTAB法和SDS-PK法提取的DNA质量明显优于冰KAc法和试剂盒法,适用于PCR扩增.与其他方法比较,SDS-PK法提取的DNA经过PCR扩增后得到的多态性位点最多.因此,SDS-PK法是实验室提取桃小食心虫基因组有效、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