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涉及大量篇章阅读的专业课的学习效果,而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阅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科生与本科生固有的差距决定了制定适合专科生的教学策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目前的阅读课教学通常是根据某一本教材,教师讲解为重点,教学过程教材单一、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缺乏阅读实践练习、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阅读课教学策略亟待研究,阅读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2.
种子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种子加工是提升种子品质的关键工序和重要手段。种子加工产业链包含多个环节,种子清选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种子清选机则是决定清选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种子清选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机型及应用场景。针对不同类型的种子清选机,对比国内外相关机型,分析国外种子清选机特点。分析国内设备现存主要问题为大型化设备缺乏、专用机型较少、自主创新能力弱、设备形式单一、可操控性差。并从加大大型化、专用化设备研发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设备标准化、系列化程度以及可操控性等方面提出加快我国种子清选机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玉米不同部位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大小及饲用品质的高低,于2016年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农场进行,以川单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用量(0,90,180,270,360 kg/hm~2,分别记为N_0、N_1、N_2、N_3、N_4)下玉米不同部位生物量、养分含量及饲用品质。结果表明,总体上,玉米茎、叶和籽粒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N_2时达最大,相比N_0分别增加34.9%,28.0%和107.3%;玉米叶鞘、苞叶和芯的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在N_4时达最大,相比N_0分别增加28.7%,102.1%和69.4%。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氮含量,降低了磷、钾含量。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不同部位粗蛋白(CP)含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但当施氮量高于N_2或N_3时,玉米茎、叶和芯NDF含量有些略微升高,玉米茎、叶、苞叶和芯ADF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同一施氮处理内,在施氮量为90 kg/hm~2及以上时,玉米不同部位间生物量大小依次表现为籽粒﹥茎﹥叶﹥芯﹥苞叶﹥叶鞘。综上所述,适量施氮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本研究条件下,玉米施氮量以18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4.
45.
基于SPOT/VGT NDVI的大区域农作物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及时准确掌握小区域农作物长势和分布的方法相对成熟,但对于省级以上的大区域而言,进行作物遥感测量涉及数据、耗费时间和经费等问题,而中国的农业普查制度又存在时效性的问题。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利用SPOT/VGT 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农作物分布研究的底图,分别与研究区农业普查数据和野外调查样方数据进行农作物空间分布的统计回归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大区域而言,SPOT/VGT 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对农业作物生长期特征监测有较好地反应,其逐旬的时间分辨率可以弥补空间分辨率的不足,可有效地对农作物长势进行动态监测;农业普查数据、野外调查样方与SPOT/VGT NDVI时间序列分类结果结合进行回归分析,基本可以满足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研究,相对于遥感分类法和传统抽样调查等方式,该方法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掌握大区域农作物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6.
辣椒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杀菌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阳市花溪区磊庄村辣椒基地采集疑似炭疽病的典型的自然发病辣椒果实,采用组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以及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确定病原菌的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8种杀菌剂对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引起贵阳市花溪区磊庄村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尖孢炭疽菌Capsicum acutatum。室内毒力测定发现8种杀菌剂对尖孢炭疽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5%咪鲜胺EC和30%吡唑醚菌酯SC抑制效果最好,EC_(50)分别为0.253 5 mg/L和0.720 3 mg/L;其次为22.5%啶氧菌酯SC和22.7%二氰蒽醌SC,EC_(50)分别为7.249 5 mg/L和21.664 5 mg/L。将30%吡唑醚菌酯SC和22.7%二氰蒽醌SC按照9∶1、6∶4、3∶7、4∶6的比例混配,联合毒力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两者混配对该病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25%咪鲜胺EC和22.5%啶氧菌酯SC以6∶4、4∶6、8∶2的比例进行混配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引起贵阳市花溪区磊庄村辣椒基地辣椒炭疽病的致病菌为尖孢炭疽菌。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和二氰蒽醌对该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为辣椒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以天津湿地分离的纺锤螺旋藻TJSD为对象,研究了温度、光照度和pH对纺锤螺旋藻 TJSD生长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纺锤螺旋藻 TJSD生长的温度为25~35 ℃,pH为7~11,其中最适生长温度为35 ℃,最适生长pH为10.在3000 ~12 000 lx光照度范围内,纺锤螺旋藻 TJSD的生长量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增加;在测定生长量的同时,观察了不同条件下纺锤螺旋藻 TJSD的形态变化,发现高温可以使藻体的螺宽、螺距明显变小;高pH值使得藻体的螺旋数量大幅度增加;从低光照度到高光照度,藻丝体略变粗,螺旋变得紧密,螺旋数量先增多后减少,藻体的颜色由翠绿色逐渐变成淡黄绿色. 相似文献
48.
设计了2因素(脉冲频率和电场强度)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干燥时间为试验指标,探索脉冲电场预处理对马铃薯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通过直接分析和极差分析,并与未处理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脉冲频率比电场强度对马铃薯微波干燥时间的影响略大;其中,最优组合(40Hz,1.5kV/cm)的脉冲电场预处理可使马铃薯微波干燥的时间减少23%。 相似文献
49.
基于3S技术和AHP的南京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南京市城市森林资源状况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动态性、可行性原则指导,建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基于3S技术获得2000年和2007年各指标因子量化的可靠基础数据,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主导因子和相互关系,采用权重加权法最终评级。结果表明,近年来南京市森林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50.
根据1984-2016年新疆暴雨洪涝灾情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新疆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以年降水量和GDP为指标,探究新疆暴雨洪涝灾害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新疆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呈加重趋势,其年内分布差异大,多集中在夏季;②空间上,新疆暴雨洪涝灾害年均频次最高的县市与年均损失最高的县市并不完全对应,说明新疆暴雨洪涝灾害年均频次与年均损失相关性不高;③从全疆来看,损失与年降水量、GDP均具有显著性正相关,R^2分别为0.56和0.57;④在一定程度上降水量的增多,使得新疆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时经济发达地区损失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