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3篇
  14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哲罗鱼属共有五个种类,其中川陕哲罗鱼(Hucho breeker)、太门哲罗鱼(Hucho taimen)、石川哲罗鱼(HuchoishikawaiMori)在我国境内有分布.本文通过全面收集国内外资料,对我国分布的三种哲罗鱼,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区域等指标进行了生物学的初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青海省祁连县黑河上游冰沟流域3种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以期为黑河上游冰沟流域水源涵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林地0-60mm土层有机碳密度表现为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针叶林有机碳密度为7.18kg·m-2,是森林灌丛、阔叶林的1.24和1.58倍,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0-10mm土层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3.22、9.49和8.62kg·m-2,是剖面有机碳密度均值的1.84、1.63和1.89倍。3种林地0-60mm土层自然含水量、团聚体、全氮均值表现为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而容重、物理性沙粒、pH均值表现为针叶林森林灌丛阔叶林。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自然含水量、团聚体、全氮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容重、物理性沙粒、pH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3.
法源  王凤 《河北农机》2022,(1):80-81
调查陕西省及附近发生较大地震后的地震工作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病率以及其严重程度与人口学因素的关系,为制定特殊人群PTSD防治办法提供理论支持.随机抽取地震工作人员及地震发生后的周边一般人群,共计150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评估特殊人群的PTSD发病情况及影响因...  相似文献   
84.
滨海滩涂湿地是提高“蓝碳”碳汇、补偿碳排放的重要空间资源。为研究滨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在河北南大港滩涂湿地内设置采样地,对不同湿地类型、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大港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8.03±3.39 g/kg,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内陆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沿海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表现为芦苇群落>莎草群落>碱蓬群落>金鱼藻群落>光滩地。南大港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与土壤碳含量分布相似,土壤结构、地表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以29份甘薯品种(系)为试材,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性状,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光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9份甘薯品种(系) 7个光合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在9.98%~42.14%;相关性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与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concentration,Ci)、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TE)、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羧化效率(carboxylation efficiency,CE)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Tr)间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98.4%。系统聚类将其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Ⅲ的16份甘薯品种(系)...  相似文献   
86.
大豆新品种安豆203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黄13×濮豆6018有性杂交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安豆203,在2013—2014年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较对照荷豆12增产6.5%,生产试验较荷豆12增产7.8%;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表现感,SC7表现中感;蛋白质含量42.45%,脂肪含量19.42%;基本满足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提出的适应机械化生产品种应具有的性状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安豆203高产稳产、广适、抗病、蛋白质含量高、宜机械化收获,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对照(CK)、施用化学氮磷肥(NP)、化学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OM)]农田黑土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全磷含量,其中,NP处理比对照(CK)全磷含量增加28.9%~37.8%,NP+OM处理比NP处理增加44.0%~63.9%。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NP处理比CK处理有效磷含量增加146%~183%,NP+OM处理有效磷含量是NP处理的3.4~5.3倍。各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全磷和有效磷均表现为较均匀地分布在0.053mm的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而0.053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内全磷和有效磷均显著降低。施磷可显著增加土壤磷的有效率,且以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表现更为明显。NP处理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有效率是CK处理的1.94~2.32倍,NP+OM处理是NP处理的2.13~2.83倍。  相似文献   
88.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9.
探讨不同脱钙液对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切片染色效果的影响,为膝关节关节软骨及基质多糖的观察奠定试验基础。取正常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充分固定,流水冲洗后,分别浸入10%硝酸脱钙液、3%硝酸脱钙液、改良AF硝酸脱钙液及改良30%盐酸脱钙液中进行充分脱钙后,流水冲洗,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奥尔辛蓝及沙红O染色,显微镜检观察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表明:①HE染色效果,3%硝酸组>30%盐酸组>10%硝酸组及改良AF硝酸组;②奥尔辛蓝及沙红O染色效果,3%硝酸组及改良AF硝酸组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90.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与双单倍体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民  王凤菊  李思敏  张文祥 《作物学报》2013,39(12):2247-2252
小麦与玉米杂交是诱导小麦单倍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单倍体和双单倍体产生频率不稳定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选用13个小麦杂种F1代单交组合与玉米杂交, 研究了不同小麦生长环境、生长素处理、培养基和壮苗处理对单倍体及双单倍体产生频率的影响。小麦生长在大田, 去雄后割穗培养与玉米杂交平均得胚率为23.9%, 每个杂交穗平均得胚数6.8个, 均是返青后从大田移回冷温室盆栽的3倍以上;不同小麦杂交组合间胚产生频率存在明显差异。生长素Dicamba蘸穗处理平均得胚率是21.5%, 与2,4-D处理得胚率(21.1%)无显著差异, 但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B5培养基幼胚萌发率为70.9%~88.3%, 平均82.0%;1/2 MS培养基胚萌发率为70.0%~86.0%, 平均76.6%;两种培养基平均胚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试管苗经壮苗培养基壮苗处理与试管苗经移栽壮苗处理后加倍效率分别是67.6%和8.6%。移栽壮苗处理的苗分蘖少, 生长较弱, 加倍处理后存活率低和加倍率低是其单倍体加倍效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