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甜菜种株主要性状与种子产量相关初探王克荣,刘景泉,陈丽,程大友(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甜菜为二年生经济作物,品种育成的周期比较长,因此为加快育种进程,国内外育种工作者对甜菜营养生长期的主要性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1],而对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32.
采用树皮下接种和打孔接种的方法,在板栗树苗和离体栗枝上测定了栗疫病菌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两种接种方法测定病菌致病力比较一致;据此可将菌株分为强致病力和低致病力两类。对低致病力菌株分生孢子后代的不同培养型也进行了致病力测定,野生型单孢菌株的毒力明显比亲本型单孢菌株的强。讨论了低致病力菌株的毒力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中国东部栗疫病菌的交配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东部栗疫病菌的交配型王克荣周而勋陆家云(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病虫监测与治理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THEMATINGTYPESOFCRYPHONECTRIAPARASITICAINEASTCHINAWangKerong,Zhou...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甜研四号幼苗下胚轴连续切片的观察,可见甜菜根—茎过渡区发生于下胚轴的较上部,大约位于子叶节下方约0.3—0.6cm处。下胚轴的中、下部具有根的结构特点。这种变化是急骤的。其变化过程如下: 外始式、二原型的初生木质部纵裂为二,中央出现髓。以后, 二分裂后的后生木质部各自向相反方向侧向扩展,直至由外始式的初生木质部转变为内始式的初生木质部。 与初生木质部交互排列的二初生韧皮部各自延伸并分离,其距离逐渐增大,而来自不同韧皮部的小束,其距离逐渐减少。 各小束韧皮部与已成为内始式的初生木质部相结合,形成四束外韧维管束,其中两两相靠,但不融合。最后,在每一子叶中形成一个具有二小束外韧维管束的子叶迹。 在离子叶节约0.2—0.3cm处,真叶叶迹出现,并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5.
王克荣 《现代农业》2014,(11):37-37
<正>次生盐碱地是指耕层土壤本身含盐量不高,而由于在栽培管理中浇苦水、施化肥等造成的含盐量升高,致使土壤盐碱、薄、凉、板,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这种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很多地方,以打深井找甜水解决问题,但不少地方不具备这些条件,小麦产量随年降水量的丰歉而增减,干旱年份甚至绝收。导致我县次生盐碱地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浇苦水造成的,这一点已不容置疑。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盐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6.
漫步省城济南的蔬菜市场,稍微留心一下便会发现,以前能经常见到的带有虫口或干脆带有虫子的蔬菜几乎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油光光的煞是好看的品种。寻根求源,这种变化应该得益于杀伤力越来越强的农药。然而,农药在带给菜农丰收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给百姓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37.
大丽轮枝菌混合侵染棉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绒毛型变异体 (B型 )的形态特征 ,采用不同形态类型的菌株混合接种、再分离后分别进行致病力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的方法 ,证明不同致病力的大丽轮枝菌菌株可以共同侵染同一株植物 ,在菌株间不同浓度混合比例的接种中 ,混合侵染率约占总侵染率的 1 /1 5至 1 /3。是一种研究不同致病力的菌株在寄主体内互作动态和分布情况的简便方法。由此提出在黄萎病研究中为防止不同致病力菌株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应以使用单孢菌株为宜 ;由于形态变异体容易识别 ,在研究棉花黄萎病的交叉保护现象中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8.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的群体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辉  王克荣 《棉花学报》2001,13(4):209-212
从 1 2 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9条能产生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这 9条引物对来自我国主产棉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 4个群体的 9个亚群体 1 1 7个菌株进行 RAPD扩增。对各个群体、亚群体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 ,各省群体遗传相似性较高 ,总的遗传变异量为 0 .0 947,其中72 .5%由群体内的变异引起 ,1 2 .5%由省内群体间引起 ,1 5%由群体间的变异引起 ;群体间的基因流动值为 2 .83 ,群体间、亚群体间均存在较高的基因流动 ;落叶型特征条带在各个亚群体内出现频率均很高 ,表明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株在我国主产棉区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 4省棉区分布广泛 ,并已成为或正在成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39.
遮阳网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覆盖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老化,成本低、省工、省资等特点,具有遮荫、降温、避蚜、防病、防雹、保湿等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40.
红掌毁灭炭疽菌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炭疽属Colletotrichum不同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毁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的特异性引物F1/ITS4,由此建立的PCR检测体系可以从80个毁灭炭疽菌菌株中扩增得到1条486 bp的特异性条带,而扩增其他近似或相关种的菌株时没有相应的特异性条带.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