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探明33%阿维·抑食肼WP对水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理想,可作为错过卵孵高峰期和1龄幼虫发生盛期时防治的补治药剂使用,建议生产上每667m2用33%阿维·抑食肼WP50g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72.
<正>为防止发生乳品企业旺季抢奶、淡季拒收、坑农伤农的情况,我国一些地方出台了"一村一企"的收奶管理方式。具体说就是"画地为牢",给乳品企业划定收奶范围,限定各个乳品企业的收奶区域。这个办法应该说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奶业实际情况的,对  相似文献   
73.
声乐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表演艺术。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感受和创造能力,培养人的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4.
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超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的方法,动态监测3种新烟碱类农药单一及混合使用后青菜中吡虫啉、啶虫脒及噻虫嗪的残留量变化,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青菜中3种农药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增加,不同处理组分别在24~48h达到残留量最高值,之后残留量缓慢降低并趋于稳定。经卡方检验分析,3种农药在青菜中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决定系数R2大部分大于0.9。3种农药混合使用时存在相互作用,相较于农药的单独使用,混用能够提高各自在青菜中的吸附速率。吡虫啉与啶虫脒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混合使用后各自的残留量和峰值均提高。但两者与噻虫嗪存在抑制作用,混用后青菜中噻虫嗪的最高残留量降低。该研究为农药复合残留风险评估和田间混合施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5.
我国出口欧盟的蔬菜产品屡受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以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的典型蔬菜品种西兰花为例,研究中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农药登记情况,通过对比西兰花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药管理差异,分析中欧差距,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农药登记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法规;增强农药信息开放性;积极应对欧盟WTO/SPS通报;以及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劣质产品的进口。  相似文献   
76.
西安农垦奶业实施丰收计划成绩显著全系统成母牛年单产达到6600千克以上陕西省西安市农垦奶业实施丰收计划两年来成绩显著,奶牛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牛群头数逐年增加,全系统成母牛年均单产已突破计划下达的6500千克指标,达到6600千克以上,超额完成了计划任...  相似文献   
77.
分析了茭白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出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厦门市发展老区(山区)"一村一品"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调查研究,发现樟予松人工林在该区天然更新主要有3种形式:林窗更新;林缘更新;其他阔叶树林下更新。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该区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以及对幼苗的防护条件。针对影响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限制性因子,提出促进该区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进程的技术措施:覆土;浇水;合理的采伐;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管护;进行封育等。  相似文献   
79.
水稻土中铁还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铁还原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水稻土中铁还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比较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研究不同菌株的铁还原特征。【方法】以四川和江西水稻土为材料,采用PTYG固体平板培养基及柠檬酸铁固体培养基(斜面)分离出兼性厌氧和严格厌氧的菌株,并通过柠檬酸铁液体培养基及Fe(OH)3培养基进行铁还原能力测定,比较不同菌株的Fe(Ⅲ)还原率大小、铁还原特征曲线,以及分别在LB液体培养基和柠檬酸铁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结果】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来源于江西水稻土的8个菌株对柠檬酸铁的利用率较高,铁还原率为84.34%~93.81%,而对Fe(OH)3的还原率为71.07%~90.90%;来源于四川水稻土的8个菌株对柠檬酸铁的还原率为83.78%~93.52%,而对Fe(OH)3的还原率为88.19%~99.84%。严格厌氧菌株的铁还原速率较快,在培养3 d后20个菌株的铁还原率都在90%以上,利用柠檬酸铁的铁还原率为90.49%~97.93%,利用Fe(OH)3的为94.03%~99.57%。在LB液体培养基及柠檬酸铁液体培养基中,不同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10~25 h,前者的延滞期较短,而后者的细胞产量较大。【结论】由四川和江西水稻土中获得了对柠檬酸铁和Fe(OH)3具有高效利用率的铁还原菌株,其中严格厌氧菌株对2种铁源的利用率均明显大于兼性厌氧菌株。兼性厌氧铁还原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芽孢杆菌,严格厌氧铁还原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有芽孢,属梭状杆菌。铁还原菌的生长与Fe(Ⅲ)的还原具有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80.
中国西部地区灌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灌丛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可货币化生态环境效益为9 836×108元/a。在灌丛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系统公益之中,以固碳释氧的比重最大,约占58%;其次是空气净化(消除污染)的效益,约占22%;水土保持的效益约占16%。总效益与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1997年)相比较,相当于农业生产总值的2.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