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们在选择消毒剂更新换代品种时,对“除菌净”进行了消毒效果的测试,现将测试工作与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一)对禽类常见致病菌的杀灭效果:本试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为对象。1.将消毒剂配成1∶50至1∶4000的不同浓度梯度。2.在上述不同浓度梯度的“除菌净”溶液和酚溶  相似文献   
62.
1986—1990年对全国18个省、市、区农科院提供的7152份材料进行抗稻瘟病鉴定,8254份材料进行抗白叶枯病鉴定,其中获稻瘟病0级76份,1级73份,2级142份,3级145份;获白叶枯病0级32份,1级151份,3级1066份,5级1490份,从中提出一批可直接或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  相似文献   
63.
哈茨木霉NF9菌株对水稻的诱导抗病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温室条件下用哈茨木霉NF9菌株进行种子处理,诱导水稻感病品种原丰早幼苗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其抗性水平为中抗,对稻瘟病菌不同菌株(SYl、H16)以及对白叶枯病菌不同菌株(CRl、CR7)的抗性表现无显著差异。经木霉种子处理的水稻幼苗接种稻瘟病菌或白叶枯病菌后,过氧化物酶及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增强,在某一时段显著高于未经木霉种子处理的对照。诱导抗性可能是哈茨木霉NF9菌株的生防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1991-1993年,用我国田间流行的7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对由国际水稻所提供的285份水稻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成株期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稳定抗性和综合性状亦优的材料,可供育种和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5.
福建稻瘟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变异规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1978~1995年采自福建省的70个稻瘟菌菌株进行了MGR586-EcoR I DNA指纹分析,依据指纹相似性将供试菌株区分为28个遗传谱系,其中FJ-01为分布广、毒性谱宽的优势谱系。通过时空特点分析,表明福建稻瘟菌群体空间组成有差异,但未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化;而在时间上表现为年度内有变化,年度间演替显著。初步分析认为品种选择是影响稻瘟菌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稻瘟病是世界各稻区分布最广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 nov. comb. (anamorph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属高度变异的真菌。国内外曾对其复异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研究,认为异核现象、准性生殖及非整倍性是变异的机制。近年来,  相似文献   
67.
以烟草(NicotianatabacumL.)的花药和花序轴切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在补加有BA2mg/L+NAA0.2mg/L或KT2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含前者激素组合的培养基,能使花药的体细胞产生较多的愈伤组织,也可使部分花药的花粉直接形成胚状体,直接长成小植株.而在含后者激素的培养基上,花药体细胞愈伤组织和花粉胚状体较少,但可从体细胞愈伤组织上直接分化出数朵花状结构;同时,接种在该激素组合上的花序轴切段,也可从该切段上直接分化出数朵花状结构  相似文献   
68.
四川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0──1993年,从四川省水稻及马后植株上获得235个Pyriculariagrisea菌株,与来自的标准苗株6023(交配型“a”),及2539W(交配型“A”)杂交,进行有性世代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的大多数分离菌属于交配型“A”,只在涪陵地区发现一株“a”交配型.水稻分离菌的有性世代形成能力高于马唐分离菌;两性菌株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周地区.  相似文献   
69.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使用 RAPD对稻瘟病菌 631 5组合的 42个子囊孢子菌株及亲本菌株 94- 84c( MAT1 -1 ) ,95- 2 3- 4a( MAT1 - 2 )进行分析。通过对 1 2 0个引物及 2 80种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发现 OPA-1 5,OPT- 4,OPT- 6,OPT- 8等 41个 ( 34.2 % )单引物及 OPA- 1 1 /OPT- 6,OPT- 2 0 /OPA- 2 0等 63种双引物组合 ( 2 2 .5% )能在 2个亲本菌株之间扩增出有多态性的带型 ,扩增片段的大小主要分布在 0 .5~ 3.5kb的范围内。 3个标记与一个无毒基因位点 Avr- Xiu连锁 ,其中 OPT- 686 0 与AVR- XIU的遗传距离为 1 .4c M,可作为染色体步行的起点。  相似文献   
70.
杨万里  沈瑛 《畜牧与兽医》1989,21(4):158-159
<正> 上海市某大型鸡场饲养种鸡53000羽,85年起连续三年发生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的疫情,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表略),我们通过研究疫情发生原因、疫苗应用效果和抗体监察方法,采取修改免疫程序和抗体监察法,紧急免疫法,建立淋浴更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