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初步探索出一种简易而准确的测报樟树叶部株虫害率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樟树大苗、樟林、东西向行道樟、南北向行道樟、樟孤立木5种林类的一套精度较高的模型,以供生产、教学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樟树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尤以福建、江西、台湾为多,西南也有分布,是一种重要的用材和经济树种。樟树具有绿阴面积大,树势雄伟,抗烟除尘等特性,历来多栽于寺庙、庭园、村庄、桥头和溪畔。近年来,许多城市、乡镇和厂矿等多以樟树为道傍宅边的主要绿化树种。由于广泛营造单一的樟树林,樟树害虫的发生日益增多。为此,从1983年起,我们查阅了有关樟树害虫的文献资料,并在江西、浙江等地作了实地调查,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害虫作了有关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考察。现将枝、干害虫的种类汇编记述如下,共7目12总科、21科、85种,对其中的13种作了生活史简介。  相似文献   
13.
鳞翅目昆虫,特别是小鳞翅类的分类鉴定工作,除外部形态特征以外,还须用翅脉和外生殖器的结构依据,因此,制作翅脉和外生殖器玻片是鳞翅目昆虫分类鉴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过去常用的制片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均需经湿润、刷鳞、染色、退色、脱水、透明和上片等多道工序。笔者在近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森林病虫普查工作采集到大批森林病虫标本,这是国家的一宗宝贵财富。标本是宣传展出的形象实体。在对广大群众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宣传教育中,各种标本是最好的直观教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与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从六十年代前的化学防治发展到近二十年来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综合防治的展开,对保护林木的生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总结林虫防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我认为目前所以还不能做到从根本上控制虫害发生和危害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防治工作,长期以来很少研究如何从根本上去改变发生森林虫害的环境,消灭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几年来研究结果,就马尾松毛虫发生动态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了解其一定规律,而为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本种害虫发生时期虽因地而异,但在同一地区,其各虫态各年中发生期的变幅,并不算大。根据发生危害情况,可将本种害虫发生地区分为三类,即(1)深山安全地区,(2)浅山偶发地区,及(3)丘陵猖獗地区。把发生地区按照这一情况划分,对防治本种害虫,颇有实际意义。本种害虫种群数量季节变动,有其一定规律性。一年中第四龄幼虫发生数量以第一代最多,第二代灰之,越冬代最少。各世代数量的多少,对于其下一代数量的变动,并无显明的相关性存在,下一代数量多少,主要以其1一3龄幼虫死亡率大小为转移,死亡率小,下一代数量多,反之则少,由此可知当代第四龄幼虫数量是决定各该代数量多少的比较可靠的依据。越冬代数量多少,对于次年春季越冬代大发生有决定性作用,因一般越冬死亡率不大。预测发生数量,对上述事实,必须加以重视。影响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食料及天敌,而以气候影响范围较大,食料及天敌则只有在局部地区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六届华东昆虫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18~21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界的代表,还有来自台湾省的昆虫学家共139余人。大会共收到论文229篇。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张芝利研究员莅临大会,向大会表示祝贺,并向大会传达了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会在北京召开的盛况,会议的召开得到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也得到国内外昆虫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会议规模宏大,学术空气活跃,开得非常成功,得到国内外代表一致赞扬。张芝利研究员还  相似文献   
18.
在4、5月间,采用3种新农药,每种药剂选用三种浓度对樟叶蜂(Mesonura rufonota Rohwer)幼虫进行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以20%多虫畏乳油2000倍液和40%甲杀乳剂1500—1000倍液的效果最佳,其费用分别为每亩0.40元和0.15—0.23元。2.5%溴氰菊酯乳油的防治费用虽低(0.17元/亩),但灭虫效果比上二种农药较差。  相似文献   
19.
现巳查得樟树害虫200余种.分别于不同季节为害樟树的根,干、技、叶、花、果穗和种子。为了保障樟树的正常生长和樟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不同季节、针对不同虫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松突圆蚧主要为害马尾松,还为害湿地松和黑松,寄生部位多在叶鞘包被的老叶基部,其次为刚抽的嫩梢某部、新鲜球果的果鳞,以及新生叶的中下部等柔嫩组织,有群栖性,被害处发黑、缢缩或腐烂,从而使针叶枯黄、卷曲或脱落,约经3年左右开始出现死树,再经3—5年可致成片松林毁灭。一、二年生小苗到二、三十年生的大树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