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食盐是人畜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由于个体差异等因素,对食盐的需要量和耐受性各不相同.猪每公斤体重超过2.2g食盐,就可能发生急性食盐中毒.有的养猪户习惯用饭馆残汤剩水等含盐分多的喂猪,常因投放比例过大而发生食盐中毒,3年来,我们共诊治猪食盐中毒32例,除个别猪因畜主受损失而急宰或送诊太晚之外,其余均治愈.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夏季,一个体养殖场发生兔葡萄球菌病。发病兔36只,死亡24只。病程历时近3个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群体给药混饮给药就是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鹅类自由饮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疾病的预防或无食欲但尚有饮欲的病鹅的治疗。前提是所用药物必须可以溶解于水。混饲给药即将药物均匀拌于饲料中,随鹅采食时吃进药物。此法简便易行,切实可靠,是适用于长期投药的给药方法,尤其是不溶于水而且适口性差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从老化病组织中高效分离大豆疫霉菌的方法,为大豆疫霉菌的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06~2007年分别调查黑龙江和新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分别用病组织直接分离法和新建立的病组织浸泡分离法从采自黑龙江和新疆病样中分离大豆疫霉菌,统计分离率。【结果】建立的病组织浸泡法为:用NaOH处理采集的病样,通过镜检卵孢子的方法确定大豆疫霉病,排除镰刀菌、丝核菌或其他杂菌的干扰;浸泡病组织刺激卵孢子的萌发,用大豆叶碟诱集游动孢子侵染,下胚轴接种染病叶碟至感病大豆,最后从染病大豆胚轴分离病菌。采用此方法从采自黑龙江和新疆的205个已确认为大豆疫霉菌侵染的根腐病病样中,获得共计145个分离物,直接分离法和组织浸泡法平均分离率分别为21.4%和49.3%,总体分离率平均为70.7%。【结论】建立了从老化病组织中高效分离大豆疫霉菌的方法,降低了分离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小豆VaAP2/ERF家族基因在小豆应答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侵染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小豆基因组中鉴定VaAP2/ERFs家族基因186个,包括AP2(24个)、RAV(2个)、Soloist(1个)及ERF(159个)四个亚家族,其中ERF亚家族又可分为DREB和ERF两个亚类。基因结构分析发现,68.3%的VaAP2/ERFs基因不具内含子。保守基序分析发现,各亚族成员保守域组成类似,可作为基因家族分类的重要依据。前期转录组测序发现VaAP2/ERF中的6个成员接种后24 h显著上调,进一步应用qPCR技术对其在‘1-D-3’(免疫)及‘宝清红’(感病)中应答锈菌侵染的表达分析发现,免疫品种中6个成员均于接种后6 h及120 h显著上调,另有2个于接种后12 h也显著上调,表明上述基因均在小豆抗锈病中发挥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防治春小麦根腐病的农药减施增效配方及其防效,选用6%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做为种子处理剂,在比常规用药量减少30%和50%的情况下,分别添加助剂激健、奇功和LUCROP HPP,进行拌种处理防治春小麦根腐病.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6%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减量30%或50%并混用助剂可有效防治春小麦根腐病,减量处...  相似文献   
17.
大力倡导保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人类的视、嗅、触、听、味五觉对保健植物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对其在园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建设生态型保健植物园林,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现代猪病的特征 几年前,猪的疾病流行趋势还是单一的病原体问题,即1个病原体感染后引起1种临床反应。如果含有其他病原体,是在发生主要传染病症后仅仅造成继发感染病症。  相似文献   
19.
经过5次紫外线诱变共获得16株对杧果蒂腐病菌抑菌作用增强的菌株,其中芽孢杆菌4a-3-4、4a-3-1、4a-3-2、5a-2-1,酵母菌E3-3-1、B2-2-2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增大了47.6%、42.9%、38.1%、36.8%、36.8%和29.4%,诱变效应明显.耐药性筛选显示多菌灵2μg/mL及甲基托布津1 μg/mL可与诱变生防菌形成优良组合.杧果果实抑菌试验表明,大部分生防菌与药剂间具有协同作用.其中,甲基托布津与芽孢杆菌4a-3-4、5a-2-1、酵母菌E3-3-1组合的抑菌效果分别为75.0%、74.5%和73.5%,比仅用甲基托布津处理的抑菌效果提高了8.0个百分点、7.5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多菌灵与芽孢杆菌4a-3-4、5a-2-1组合的抑菌效果分别达73.40%和72.7%,比仅用多菌灵的抑菌率提高了2.3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县克山镇某养殖场饲养蓝狐156只,7月10日开始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和肠炎以及孕狐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7月18日来我站就诊时,已发病28只,死亡4只,发病率11.5%,病死率14.3%。经我站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蓝狐沙门氏菌病,具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