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2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10篇 | |
综合类 | 105篇 |
农作物 | 18篇 |
水产渔业 | 8篇 |
畜牧兽医 | 177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93.
为研究贮藏温度对热缩真空包装冷却肉蛋白质氧化程度和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探讨宰后猪肉中微生物增殖与蛋白质氧化程度变化的关系,确认危害拐点。宰后猪肉24h排酸后取背最长肌,热缩真空包装后分别在15℃、4℃条件下贮藏至35d,隔天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蛋白质氧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热缩真空包装冷却猪肉15℃、4℃条件下贮藏35d期间,肌肉中微生物变化趋势与其丙二醛含量、蛋白质羰基和组胺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与其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趋势相反。15℃条件下贮藏冷却肉中微生物的增殖、蛋白质羰基含量、丙二醛和组胺含量显著高于4℃条件下贮藏的冷却肉。4℃条件下贮藏肌肉中的微生物繁殖从第18d开始增殖速率增加,达到105,肌肉中蛋白质羰基、丙二醛和组胺含量在冷却肉贮藏第2~16d间增加迅速,而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增加24.06%、79.74%和112.49%,肌肉的总抗氧化能力在贮存4~10d降低幅度最大,达到81.27%,12~35d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94.
研究测定了莱芜猪与鲁育大约克猪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较高,30~100kg日增重663.89g,料重比3.34。宰前活重101.78kg,胴体瘦肉率50.94%,肉色3.83、大理石纹3.75,pH5.97,肌内脂肪3.68%。每100g背最长肌、腰大肌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以腰大肌较高,分别比背最长肌提高6.34%(P〈0.05)和133.08%(P〈0.05),油酸、蛋白质和干物质以背最长肌含量较高,分别比腰大肌提高19.40%(P〈0.05)、8.01%(P〈0.05)和10.49%(P〈0.05)。 相似文献
95.
96.
研究测定了长白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胴体性能较高,肉质良好。屠宰体重105.15 kg,胴体瘦肉率69.55%,肉色3.38分、大理石纹评分3.30分,pH值6.14,肌内脂肪2.93%。每100 g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的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背最长肌最高,其次是腰大肌,后腿肉最低。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以后腿肉最高为79.13%,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分别提高1.03%(P<0.01)和0.69%(P<0.0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以腰大肌最高为41.23%,分别比背最长肌和后腿肉提高2.15%(P<0.05)和1.29%(P>0.05)。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四种脂肪酸含量3个部位间差异不显著。肌内脂肪以后腿肉含量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47.86%(P<0.05)、57.27%(P<0.05);肌肉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和后腿肉提高7.08%(P<0.01)、6.82%(P<0.01)、11.22%(P<0.01)、5.92%(P<0.01)。 相似文献
97.
98.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m... 相似文献
99.
100.
为了研究玉米、糙米、糯米和抗性淀粉等不同谷物淀粉对断奶仔猪内脏组织蛋白质合成率(FSR)的影响,以16头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母猪(体重(8.0±0.4)kg)为试验对象,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L-[2H5]苯丙氨酸溶液后,测定了内脏组织蛋白质周转状况。结果表明,来源于玉米日粮组的淀粉促进了断奶仔猪内脏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其FSR高于糙米和抗性淀粉日粮组,显著高于糯米日粮组,且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胰脏和肝脏的FSR分别比糯米日粮组高85.87%,47.47%,37.29%,56.29%,43.55%和17.63%。可见,日粮淀粉来源不同,对仔猪内脏组织FSR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