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用高淀粉玉米品种鑫鑫一号为试材,通过不同施肥方式的调节,测定玉米产量和根区土壤酶活性,确定齐齐哈尔地区的高淀粉玉米栽培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处理S1玉米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土壤脲酶活性苗期和拔节期处理T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成熟期处理S1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成熟期处理T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反而升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土壤脱氢酶活性处理T1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研究表明,底肥施入量为75 kg/hm2,并深松模式,随深松在垄侧进行尿素追施(尿素追施量为125 kg/hm2)可显著提高高淀粉玉米产量,而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改善土壤品质,提高土壤酶活性,但由于后期脱肥,产量不理想。 相似文献
22.
23.
24.
亚洲玉米螟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常发性害虫,并呈现进一步严重发生危害态势。本文对4种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田间平均防治效果、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的测定,从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投入成本、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投射式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赤眼蜂、Bt可湿性粉剂4种不同绿色防控技术对亚洲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55.87%、43.71%、67.63%、78.09%,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是5.79%、4.17%、7.23%、8.41%;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0.94、1﹕3.53、1﹕25.10、1﹕14.15。综合比较,释放赤眼蜂及喷施Bt可湿性粉剂为最佳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了不同播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对隔离层育秧下秧苗分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素对两个品种单株分蘖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到了单株带蘖的最优回归方程,同时利用频数分析法获得了最佳栽培方案,龙粳21:播种量258.0~282.8g·m-2、施氮量86.0~96.8g·m-2、施磷量82.4~95.9g·m-2、施钾量55.1~65.3g·m-2;垦稻12:播种量221.9~239.0g·m-2、施氮量67.1~80.5g·m-2、施磷量92.0~107.2g·m-2、施钾量57.9~70.4g·m-2。 相似文献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