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依据昆山市1994至200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马尔柯夫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10年其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利用马尔柯夫过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未来10年昆山的土地利用结构将保持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将逐渐趋向平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43.
江苏省江都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省江都市为研究区域,从居民点景观布局,整理居民点能力和对居民点整理需求3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价结果和人均居民点面积为依据划定整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江都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划分成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A区、重点整理B区、适度整理区与优化调整区.优先整理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重点整理A区应以经济基础为依据,注重农村空间重构;重点整理B区应加强闲置土地整治,且结合小规模迁村并点整理;适度整理区不宜开展大规模整治,应有步骤地对空闲和闲置土地进行整理;优化调整区主要是对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作优化,同时控制居民点外延扩张.该研究根据综合评价分值和人均居民点面积两层指标划定居民点整理分区,对制定居民点整理时序和居民点整理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45.
基于区间优化模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测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忽视未来不确定性,而令规划束缚过紧,导致规划失效。虽然目前规划编制规程与规划理论界较重视规划弹性研究,而对弹性空间大小一直未有科学测算,于是该文基于区间优化模型计量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以为土地规划中弹性空间大小划定提供参考借鉴。该文首先介绍区间优化模型的一般概况与用到的标准形式,以及模型中区间数大小确定的根据;其次以江苏扬州为例计算最好最优值与最差最优值对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区间,以该区间为基础用计算机程序求取当区间中有效向量的密度达一定要求时的土地利用结构弹性区间。结果表明,2020年扬州土地利用最好最优值是1.72×108万元,最差最优值是6.77×107万元。不同土地类型中,对不确定性承纳贡献最大的是水域、林地、交通水利用地,而最小是未利用地。不同用地中对不确定因素变化敏感性最大的是林地、交通水利用地,而敏感性最小是耕地。该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规划中不同用地弹性空间大小划定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6.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学》原称《土地规划学》(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和土地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南京农业大学自1960年设置土地规划专业始,该课程已开设30多年,中间虽经专业调整,土地规划专业一度撤销,但在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教学计 相似文献
47.
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GIS叠图法对江苏省扬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的生态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市辖区和宝应县生态服务价值呈现下降趋势,仪征市、高邮市和江都市生态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不断上升绝大多数规划建设用地分布在非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3.62%的建设用地分布在中度敏感区,0.36%的建设用地分布在高度敏感区,说明规划方案中建设用地布局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宜性。针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减缓措施。在严格实施规划,并确保相关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下,该规划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和GIS叠图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